首页>深度文艺

“三个自信”后为何要加“文化自信”?

时间:2016年07月2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三个自信”后为何要加“文化自信”? 

仲呈祥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广泛地深入到人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可谓凡有人在则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既深且厚,深到每个人的内心成为一切活动的“基因”,厚到铸就每个人的抗争耐力和思维定力。唯其如此,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精辟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在访问欧洲时强调:“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在这里,习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之外,加上了“文化自信”,而且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确有深意藏焉,值得我们反复体悟,深长思之。

  我们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治国理政系列重要讲话;我们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对这样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历经95年艰辛开创的道路、理论、制度,我们充满了自信,因为这极具中国特色经历和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既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又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且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增添了夺目光彩和创造了成功经验。那么,为什么在这“三个自信”之后,还必须强调加上“文化自信”呢?

  我理解,在一般意义上讲,道路定方向,理论系指南,制度是保障。这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坚守中国特色,坚定自信,不东施效颦,不盲目西化,不搞“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前提。而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追本溯源,都植根于中华文化。这恐怕正是强调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缘由。记得,早在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著名的“四个讲清楚”中就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政治遗产。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不是植根于经济繁荣的沃土,更不是植根于西方文明的沃土,而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这就是说,经济只能致富,文化方能致强。西方文明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东西当然要学习借鉴、为我所用,但不可生搬硬套、误植为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代代相传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广泛地深入到人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可谓凡有人在则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既深且厚,深到每个人的内心成为一切活动的“基因”,厚到铸就每个人的抗争耐力和思维定力。唯其如此,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那么,文化自信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里的中华文化,一指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从自强不息到厚德载物,从和而不同到中庸之道,从精忠报国到匹夫有责,从天下为公到舍生取义,从以人为本到民惟邦本,从革故鼎新到日新月异,从居安思危到载舟覆舟……其间的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文明素质,都值得我们传承弘扬,自信自豪;二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从雷锋精神到焦裕禄精神,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都值得我们发扬光大,自信自豪;三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使中华民族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团结奋斗,攻坚克难。有了这三方面的文化自信,我们就能认清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沿革、文化依据和精神支撑,就能全面辩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容整合、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的重大课题,就能深刻认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渊源、文化根基和历史必然,从而吸取更丰厚的文化滋养以更臻完善。

  文化自信又是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自觉认清以文化人的神圣使命,自觉以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靠高素质的人去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地急功近利地以文化钱,不惜牺牲人的素质,结果是低素质的人把即便搞上去的经济吃光花光消费光,使社会文明生态失衡。卡西尔在其名著《人论》中曾认为完整意义的人是“一方面为一定的传统文化所塑造,另一方面又创造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新文化”的人。只有真正树立文化自觉,才能做到文化自信;而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才能深化提升。这便是两者的辩证统一。

文化自信的内涵

赵丰

    在已有“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意味着将我们民族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滋养,获得活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国家

  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为,我们需要延续华夏文脉的民族梦想。

  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上升到同一个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经济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在东西方的比较和激烈竞争中日渐式微,沦为弱势。所谓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根本的,则是精神力量和文化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从来把文化放在该在的位置,从一件件事情做起,从一次次强调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因为有着满满的文化自信,不管是考察还是出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都闪耀着中国智慧,一言一行都充满着自信。

  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影响更广泛深远。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同时,我们需要吸引世界眼光的大国实力。

  文化自信是彰显

  中国软实力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文化力强盛,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强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不仅要靠经济实力,最终还要通过文化符号来表达,文化力量来展示。提出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注释。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是到了近代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文化自信、国民自信受到极大损伤。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时期,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文化自信,之所以说它更基础,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前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在人们的精神实践领域获得信念扎根与牢固认同;之所以说它更广泛,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坚实地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并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成为担当并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的历史进程;之所以说它更深厚,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具有延续并讲清楚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实践主体性和价值普遍性的文化能量和意义功能。

  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我们须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文化积淀。习近平总书记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着自己的文化自信,从中吮吸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营养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成就自己的宏伟志向。特别是执政后,在内政外交的不同场合,多次宣示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系列的重大言行举措,无不彰显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推崇,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许多耳熟能详的治国理念,学习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可从中获取足够力量,为治国理政不断提供强力支撑。

  文化自信来源于源远流长的民族记忆和圆融大气的中国智慧,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也会让我们在这一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

  独特的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独特价值,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一再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毫无疑问,“讲清楚中华文化”,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一个整体;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既包含着历史,也涵盖了现在,更指向未来。

  “讲清楚中华文化”,还需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与世界先进文化兼容并蓄、互为借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当年,莱布尼茨受《易经》的启发发明二进位制,而二进位制最终演变出当代计算机技术,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能够摩擦出惊艳的火花;曾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显示出来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革命文化,让世界惊叹不已;如今,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创造性地提出的中国梦、五大发展理念、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令世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巨大潜能。

  在已有“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意味着将我们民族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滋养,获得活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百年历史,中国人经历了从傲慢到失落,再到回归自信的曲折过程。目前,在“中国梦”的语境下,文化自信越发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理想和文化魅力的伟大事业。“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的提出,由于把文化自信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维度和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源泉,实际上也就从理想建构的高度上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恒的文化魅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增强文化自信,文艺大有作为 

朱辉军

新版歌剧《白毛女》剧照 

  惟有自信可致强,只有自信能信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文化自信愈发显得重要,这也是一种更为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只有文化自信了,我们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从容和更加坚定地推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文艺始终起着独特的作用;在进一步提振文化自信的征途上,文艺仍将发挥特有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文艺家、文艺创作、文艺事业和产业都将有更大的作为。

   确立文化自信 

  一个必须正视的现象是,许多人对传统文化有自信,对当代文化却不自信,或者不很自信。

  中华文化曾在世界文化史上尽得风流,确实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维。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我们有理由因此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它仍然存活于当今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心灵世界里;它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历史遗产,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既要不断从中汲取文化滋养,而且也要努力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份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肌体的重要内容。

  文化发展虽有阶段之分,但文化是一个整体。当代文化也是从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不能不看到,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曾在封建制度中根芽枯萎,在西方思潮冲击下花叶飘零。扭转这一困局、实现中华文化浴火重生的,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曾满怀信心地宣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自那时起,经过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信心倍增。

  文化自信既要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更要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民族自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就必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层坚实的底色和赋予新的亮色。这个底色,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这个亮色,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文化自信。

  而无论在传统文化中,还是当代文化中,文艺都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和同学期间,特别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古诗文经典中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他古代艺术也是如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渗入到中国文艺的各个方面,而中国文艺也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得到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通过大量事例,来说明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正是在这样一种人文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在无数的艰难坎坷中始终奋力前行,并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辉煌。其中诗经、《离骚》等中国文艺的原初作品,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发愤图强的精神,直接参与确立起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令世世代代中国人为之自豪。

  在后来的岁月里,中国文艺不断以新的创造、新的成就,进一步确立和拓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书写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灿烂篇章。

  介入文化自信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文艺都更加自觉地、更为主动地直接介入到文化自信的建构,在其中饰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里我们着重谈一下“红色经典文艺”。这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主导、指导和影响下创作出的文艺作品,近百年来也涌现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我们不妨来看几部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并至今活跃着的代表性作品。

  出自1935年国产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前,已经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并传唱到海外。几十年来,其激越、雄壮的旋律已传遍世界各地,成为新中国的重要象征。作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交响乐,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背景,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塑造出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至今听来依然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上世纪40年代的歌剧《白毛女》作为解放区文艺的标志物,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白毛女》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此作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显然,这些艺术经典堪与古代艺术经典相媲美,它们不仅极大地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而且自身也成为当代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曾经数次引用斯大林1941年11月的红场演讲。面对兵临城下的敌人,斯大林自豪而坚定地号召苏联军民奋起抗击,其中讲到:“这一群丧尽天良、毫无人格、充满兽性的人恬不知耻地号召消灭伟大的俄罗斯民族,消灭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和托尔斯泰、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高尔基和契诃夫、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列宾和苏利柯夫、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民族!……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德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歼灭战。”在这里,斯大林自豪地提到了俄罗斯由古代到当时的重要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以及文艺家,将他们视为民族的化身,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文化自信啊!而我们中华民族的圣贤、英豪们,不也让我们充满着自豪与自信么?

  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几代文艺家也做出过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就高度重视对传统文艺的抢救、整理与改造,尤其在戏曲改革方面成就卓著。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先后成立了戏曲领导机构“戏曲改进局”和由43位专家和艺术家组成的、顾问性质的机构“戏曲改进委员会”。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提出了被概括为“改戏、改人、改制”的戏曲改革基本方针。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23个剧种的37个剧团、1600多名演员为大会演出了82个剧目。这次盛会第一次集中地展示了中国戏曲文化的优秀遗产。从《指示》发布之日至1956年底,全国挖掘出传统戏曲剧目51867个,记录下14632个,整理改编4000余个,上演剧目达10000余个。这一时期,戏曲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是十分显著的。

  上世纪50年代戏曲改革最为杰出的成果,是昆剧《十五贯》的改编和演出。60年代起重点转向现代戏的创作,从1964年至1976年间,有关方面将一批已经出现在舞台上的现代戏剧目,通过精心挑选,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创作出了一批“革命样板”,虽然有浓重的历史烙印,但它集中了一批戏剧文学、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拔尖人才,主要运用传统艺术形式表现新的社会内容,对我们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

  提升文化自信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为的是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继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文艺理应也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历史的接力棒,从先贤和前人那里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也要奋发努力,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今天,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财富之后,要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国家硬实力得到迅速提升之后,要着力补齐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个短板。文艺在这些方面都大有可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文艺家不仅要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更主要的还要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而传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就是其创作的作品和所开展的活动。

  文艺家之所以成为文艺家,而不同于哲学家、实业家甚至政治家,就因为他们不仅具有思想的穿透力,而且拥有形象的感染力。因此,文艺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和特长,以更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文艺家自己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自己的血肉,渗入自己的灵魂,从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乃至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楷模。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感情融为一体,与自己笔下的形象融为一体。价值观说到底是思想层面的,相对比较普泛和抽象,要通过鲜活、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真切地、感性地加以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认和接受。

  还有,我想特别强调一下:要重视用我们优美、生动的民族语言,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各门艺术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像国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的语汇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我们务必要注重运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语言和艺术语言,来传达和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补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短板,就要格外注重原创,文艺创作、文艺事业更是如此。我们务必要将文艺原创力的提升,放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占据文化制高点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对待。原创性的程度,实质上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体现,是国际综合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原创性的文艺作品,不仅深刻地改变着当今人们的心灵和感觉,而且往往能影响一代又一代后人,并能给其他民族和国家今天和往后的人们以滋养和启迪。

  坚定文化自信并不是要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增进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借鉴吸纳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此,费孝通先生主张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价值观可以作为一种优选思路。这种思路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撑,这就是古代经典《中庸》等所主张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文化价值观的本质是和而不同,也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应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

  与此同时,我们要理直气壮、信心十足地继续讲好“中国故事”。既要讲好历史,也要讲好现实,还要讲好现实与历史的必然联系,做到“四个讲清楚”。讲述我们中国自己的故事,当代中国的文艺家理所应当责无旁贷,并应身体力行,讲好、讲活、讲得引人入胜、讲进人们心中去。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从强烈失落自信再到坚定回归自信的曲折过程。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正站立行进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怀揣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为豪迈地迈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更为自信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进。

文化自信:增强精神力量的源泉 

董学文

  “文化自信”,本质上讲就是对理想、信念、学说、风习、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信任和珍视,对自身价值体系的威望和魅力有一种信心满满的坚守、认可和虔诚。

  文化是命脉,文化是灵魂,文化是根基,文化是家园,文化是风气,文化是人心,文化是载舟与覆舟的力量之源。正因为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建党以来的革命文化、有六十多年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我们才保证了在“道路”“理论”“制度”方面有的显著优势。

  我们以往一般讲“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加了一个“文化自信”,变成“四个自信”,即“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提法上把“文化自信”加上去,我认为是颇有深意的。

  深意在哪里?大体说来,至少有这样几点:

  其一,习总书记把“文化自信”放到“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坚守的思想制高点来加以重视和强调,而且把“文化自信”放在了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看到“文化自信”对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巨大作用,这是一个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一个新贡献。“文化自信”,本质上讲就是对理想、信念、学说、风习、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信任和珍视,对自身价值体系的威望和魅力有一种信心满满的坚守、认可和虔诚。把“文化自信”提高到如此的战略高度,这是我们党在文化上自觉的标志。

  其二,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概念内涵,实际上作了明确的区分和界定。也就是说,这里所讲的可以“自信”的文化,是有具体所指的。那么,这种可以“自信”的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按照习总书记的说法,就是指以下三种:一是指“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是指“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三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界定非常重要,它一方面表明,“文化”这个概念不是泛泛的、无所不包的;另一方面又表明,以上三种“文化”是有融会综合、递进发展的可能的。尤其是,这里提出了党成立以来创立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概念,这就突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时代性,明晰文化的性质和创造,从而纠正了视野狭窄、只重视古代传统文化的弊端。

  其三,习总书记对坚定“文化自信”理由的阐释,有理有据,让人感到了充分的说服力。我们为什么会对这种文化能够产生自信?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因为这样的文化,能对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产生引领的能力和支撑的作用;因为这样的文化,能让我们“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因为这样的文化,孕育、凝聚和培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在中国特色伟大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其四,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点的把握,凸显了“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习总书记认为,如果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比,那么“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就是说,文化这种东西,更有其历史的依托,更有其群众的基础,更为深入人的内心。我们可以反向思维,更能说明问题,即如果我们没有对区别于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如果没有对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创立的崇高激越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认可和奉行,如果没有对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衷与挚爱,我们怎能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辉煌历程?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些宝贵的思想营养、精神底色和文化血脉的亲密与热爱,那么我们怎能对正在走的道路、正在形成的理论、正在建立的制度筑牢最深广的民意根基,怎能赢得最广泛和最真挚的民意拥抱?

  如果说坚定“文化自信”还有一层深意的话,那么可以说,“道路”“理论”“制度”,也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它们本身也包含着浓重的文化成分。毫无疑问,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制度,都与不同的文化蕴涵和文化律动紧紧相连、息息相关。我们选择新民主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这一切,都同我们具有优秀和先进文化的支撑密不可分。历史是一条河流,当历史渐渐远去的时候,它沉淀、延续和保留下来的,往往就是“文化”。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以文化的概念来衡量。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都经受住了历史检验,在大风大浪的考验面前,都巍然屹立、与时俱进。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道路目标和道路前景,能深切地感受到在艰苦卓绝、异常复杂的斗争中指引我们坚定清醒、高瞻远瞩的理论定力和理论优势,能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取长补短、综合创新、不断完善且独树一帜的制度特点和制度优长。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自信。诚如习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所有这些,当然都源自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与此同时,也无法否认,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源自中国特有的先进文化的滋养。文化是命脉,文化是灵魂,文化是根基,文化是家园,文化是风气,文化是人心,文化是载舟与覆舟的力量之源。正因为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建党以来的革命文化、有六十多年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我们才保证了在“道路”“理论”“制度”方面有的显著优势,保证了我们有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气神,保证了我们始终站在人类文明与道德的高地上。

  早在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里,习总书记就谈到“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他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意。”在文化上,习总书记不赞成“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不赞成东施效颦,“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些思想,无疑为把“文化自信”列入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等重要的行列,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记得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关于文化工作曾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承认年轻的苏维埃“碰到了激动、尝试和混乱”;认为共产党人“决不可无所作为,听任混乱随意扩散开来。我们还必须有意识地努力去领导这一发展,去形成和决定它的结果。在这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非常不够”。接着,他说:“我们是优秀的革命家,但我们不得不指出,我们也是站在‘当代文化的顶点’上。”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豪迈地指出:伟大的胜利了的人民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列宁和毛泽东的判断,既实事求是又理直气壮地把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推举到人类文化的最高峰。我们从列宁和毛泽东的榜样中,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习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在文化自信中自觉自强 

李鹏程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自信”,是基于我们党“对人民赤子之心”的理念和信仰。“对人民赤子之心”是一种政治理念,也是一种精神信仰,它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内核。这个自信也是文化自觉的持久动力和文化自强的牢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回答了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冲锋号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读来荡气回肠。特别是总书记的讲话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令人耳目一新。

   一、深入理解“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的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诚然,“四个自信”是一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有机统一,既体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又极大地拓展了“三个自信”的广度和深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标杆尺度,社会的发展最终以文化论输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处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轴心位置,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发展战略都应系于文化这个轴心而展开。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因此,强调文化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与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出于热情,而且更出于理性。中国道路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全方位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华文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领域,更多属于精神层面。因此,讲道路不能不讲文化,讲文化则不能不指向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根本上有助于增强和丰富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的表现。文化自信有两重基本含义,一是对主体而言,指文化主体要相信自己、要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具备这个心理基础,才可能积极能动地作为,才会认真反思自身文化之优劣,积极扬弃;才会开放地对待异族文化,以批判地吸纳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二是对文化自身基本内容而言,指因文化独特而自信、因文化强大而自信,既可以表现为对自身先进文化发扬光大,又不担心在进行传播交流中被“吞噬”;既能把自身的优秀文化传达到其他异文化当中去,又能充满自信地去学习异国文化中的精髓,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自信”,是基于我们党“对人民赤子之心”的理念和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尤其要求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人民赤子之心”是一种政治理念,也是一种精神信仰,它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内核。这个自信也是文化自觉的持久动力和文化自强的牢固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赤子之心”这一理念和信仰的认同,所谓“自信”只会是盲目、空洞的自信。“对人民赤子之心”,是一种理性坚守的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还是一种付诸实践的自信,既追求“以文化人”更追求“为民兴文”;“对人民赤子之心”,不仅承载着一种精神信仰,而且肩负起一种时代担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自信。“对人民赤子之心”抓住了“文化自信”的根本。

  中华文化之所以值得“自信”,是源于其独一无二。一是在人类文明史上,多种文明已经湮灭,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其所造就的文化传统未曾中断。二是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讲矛盾又讲和合,和而不同,以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为境界。三是对于文学艺术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思维”和“立象尽意”的审美方式,以及积极入世却又特立独行的人文操守,也是可以引以为自豪的。

  二、“文化自信”有助于文艺创新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气、神。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科学把握后的文化自豪感,是一种高尚的主体觉醒和自由。在当今受“资本逻辑”支配下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文艺界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浮躁,纯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泛俗,鱼龙混杂、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拜金,为追求出版而忽视作品本身创作等等,这就导致文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渐式微。在文艺界亟须一次精神洗礼来重振旗鼓时,“文化自信”的提出,无疑是给文艺创新和发展注入一股强心剂,将有利于克服文艺的“恶俗化”倾向,增强文艺家的担当意识,唤起文艺家高尚的历史使命,催生出憧憬理想、净化心灵、烛照前行的精品力作,提升文艺作品的文化品位,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素养。

  文艺创作的魅力在于创新,文艺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文化自信离不开文艺创新。只有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特点新变化的新艺术样式,才有生命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才谈得上文艺创新。文艺能否创新,关键在于能否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文艺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化形态,文艺创作最富有自由自觉特质,是最需要自由自觉精神的创造性活动。文艺创作一方面要求外部环境的自由,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创作主体内在精神的自由。因此,如何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艺创作本身的自觉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文艺创作活动中,自由自觉始终是相互关联的,没有自觉就谈不上自由。非自觉的盲目的创作活动不会是自由的。

  文艺是文化的形象肖像,在文化的记忆、传承与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文艺本身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体现着文化创生最具时代活力和人生底蕴的部分。确立“文化自信”的过程,是一个对民族文化实施理性审视、批判继承的过程,怀抱了这种“文化自信”,文艺家就有可能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把个人、民族和时代联系起来,就不会在社会转型的狂风巨浪中无所依附,也不会对文化传统盲目地顶礼膜拜。他就会像神话中的安泰扎根大地而力量无穷,就会不断地听到民族历史的呼唤,不断地获取丰沛的文化感兴。于此,文艺的创新和发展也就大有可为。

  三、在“文化自信”中追求文艺的自觉自强 

  文化自强体现在文艺领域,是国民艺术素养和精神品位的极大提升,是增强全社会的审美创造力,是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审美理想、文化范式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表现在文艺产品大量向国际社会输出,文艺生产形成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外向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可见在文化自信中追求文艺自觉和自强是何等重要。

  文艺自觉尤为重要。所谓文艺自觉,就是要提高全社会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对满足人们真善美审美需要的自觉,对突出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脉搏与民族风格的自觉,对产生伟大作品和伟大作家、艺术家的自觉。自觉地追求真善美的生活需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各部门不可推卸的崇高职责,更是文艺家遵循文艺创作规律的具体表现。对于真善美的任何亵渎和消解,在作品创作中以伪为真、以恶为善、以丑为美,乃至对经典作品“恶搞”,恣意篡改,都抑制高品位作品的诞生。从多视角“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各种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去反映和表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的变化,谱写更多中华圆梦精彩故事,从而使我们的文艺能够为世界文艺作出独特的贡献,这无疑是我国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自觉。一个文艺家只有做到了文艺自觉,才能站在历史潮流的潮头,其创作也才能获得应有的艺术高度,其作品境界也才能恢弘阔大,这样的作品自然会有着来自大地和生命深处的元气,自然会震撼人心、启迪民智,自然会在一代代读者的心灵深处激发出洪钟巨响,焕发为丰沛深沉的文化实力。

  要在文化自信中实现文艺的自觉和自强,从文艺创作本身来讲,一要突出艺术家的主体性。文艺创作本身是一种精神活动,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创作的整个过程当中,充分调动创作文艺的能动性,引导文艺家积极主动地从文化自觉的高度审视时代生活,必然能够极大地提升文艺作品的文化品位,也有助于作家艺术家在纷繁喧闹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超然的心态,穿透世相的烟云,切中时代的主流,在创作过程中高屋建瓴,立志高远。二要协调好审美和功利的双重追求。文艺的认识功能、教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审美功能,反过来说,对审美的追求又使文艺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而更具独特的魅力,这又有助于在更深的层次上促成认识功能、教化功能的实现。如果艺术家能从文艺自觉的高度着眼,其创作从一开始就会克服短浅的利润收益算计,也不会狭隘地囿于道德教化的粗浅层次,而是能够自觉地从提升全民族的审美素养和对人生进行深度关怀的境界实现审美与功利的深度融合。三要处理好文艺的雅俗关系,文艺雅俗问题极其复杂,关涉话语权力与文化标准的异趋、精英趣味与大众趣味难以兼容、雅俗的变动不居和错位互换等问题。但是,如果从文艺自觉的高度着眼,这其实是一个追求各种类型文艺和谐协调、多元共生,促进文艺生态良性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少不了大众的参与、文化的普及,文艺事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将多种类型、多种面貌的文艺渗透到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有利于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攀升。文艺作品需要“雅俗共赏”,“大俗大雅”才快人心。文艺发展必然具备“更加大众化、更具服务性、更有思想性”的特点,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反映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实现雅俗文艺的协调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防止出现结构性缺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富营养的文艺作品,实现文艺的可持续发展,追求文艺自强,从而实现文化自强。

文艺批评的“底气”源于文化自信

李邨南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一论断把“三个自信”丰富发展为“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一种自信。早在1939年,郁达夫面对民族危亡,就指出过,文化是民族性与民族魂的结晶,民族不亡,文化也决不亡,文化不亡,民族也必然可以复兴的。可见,有没有文化自信是关系民族存亡、复兴的一件大事。那么,文化自信之“文化”指什么,我以为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理论、制度这三个“自信”的定语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第四个自信的“文化自信”,其定语也是如此。一个社会发展的道路、理论或制度,一旦沉淀到文化层面,就获得了新的凝练与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都是当代中国人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的创造,是从当代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从西方哪个国家或古代某个时期移植过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当代中国人在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它当然具有民族属性,与民族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涵括却不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艺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文艺特别是文艺批评领域,文化自信尤其重要。当前,文艺批评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有的文艺作品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但思想性、艺术性有欠缺,批评家一张口,生产者就拿出“票房数字”的法宝;有的文艺作品在西方世界收获奖项,但不接祖国的地气,批评家一提出不同看法,创作者就拿出西方的理论、概念来做挡箭牌。面对这些“硬指标”“洋指标”,文艺批评家有时候说话不硬、“底气”不足、定力不够,令人叹息。应该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说到底是缺乏文化自信,缺乏对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的体认和坚守。

  当今的文艺领域纷繁复杂、流派众多,评价标准也众说纷纭。文艺批评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底气”,首先要厘清什么是美的问题。艺术是追求美的,又总以一定的技术为基础。因而,文艺批评不能离开“技”的层面,纯粹的技术分析或作品分析很难定义为文艺批评,至少不能说是高明的文艺批评。文艺批评是立足于“技”又超乎其上而进入审美层面的,要回答被批评对象“美不美”“为什么美”等问题,因而离不开美学的标准。

  美具有普遍性,也具有民族性,其民族性蕴含于具体的艺术门类和作品之中。中华美学具有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等特点,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在世界美学理论中独树一帜,集中体现了中华先贤关于“什么是美”“如何鉴美”等问题独特而系统的回答。有的艺术门类比如书法,是中国独有的,就像叶秀山所说,“别的方面,他们(指西方)可类比的很多。譬如戏剧,他们可以跟他们的戏比;绘画,他们可以跟他们的绘画比。唯独书法,没法比,他们没有这个艺术种类。”有的艺术门类,诚如叶秀山所说,是可以类比的,但依然体现出中华美学特有的气质和神韵。钱穆认为,西方的戏剧有特定的时空,中国戏剧则脱离时空,是群性的、空灵的。这种独特的美学追求,除了贯注于艺术作品本身,以作品传诸后世之外,还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得以传承。这就是中华美学独特的概念体系。近代以来,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有人试图否定这些概念、范畴,认为“神品”“妙品”的等级、“龙骧”“虎视”的比喻、“飞青丽白”的形容,不过是些“怪秘的感想”“不可理喻的嗜好”。更多有识之士,则对这些概念作了认真的整理,特别是在其解释力上的扩充和转换上下了很大功夫,使其在近代语境中再度经典化,比如王国维对“意境”的运用和阐发,就是如此。如果中华美学的概念、范畴无法运用于鉴赏和评论当下的艺术现实,特别是依托互联网而来的新兴艺术,无法阐释新兴艺术之美,那么,所谓“中华美学”就只能存在于故纸堆或博物馆了。在文化自信恢复并高扬的今天,更应重视中华美学特别是其概念、范畴的研究,赋予它们更深刻、更广泛、更持久的解释力,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生长点。

  盘活了这笔中华美学的宝贵资源,我们就得以真正构建属于自己的艺术史坐标系。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史笔从来就具有褒贬功能,艺术史书写者如何对艺术家、作品和现象进行取舍和叙述,本身就带有文艺批评的意味。当我们要对一种艺术现象、作品或思潮作出评价,离不开历史的眼光。黑格尔认为,古代艺术品无法被修复,因为那种“对神灵的崇拜”和“有生气的灵魂”,由于“周围世界”的变迁而“没有了”。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史所要构建的就是古代艺术品的“周围世界”,是今人理解过往艺术作品的坐标。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有悠长而完备的修史传统,也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史叙述方式。但近代以来,受到西方史学话语的冲击,传统的艺术史叙述方式被划出了“历史”的范畴。美术史家滕固认为,“中国从前的绘画史不出二种方法,即其一是断代的记述,他一是分门的记述。凡所留存到现在的著作,大都是随笔札记。当为珍贵的史料是可以的,当为含有现代意义的‘历史’是不可以的”。实际上,艺术史的书写体例并非仅仅是形式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把握一个民族艺术发展的规律以及这种规律是否具有话语权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梳理本国艺术史的叙述传统,为我国的艺术找到一个自证的坐标系,这就好比在梨树上观赏一朵梨花之美,比把它摘下来放到桃树上品头论足更有意义。对于融天人之际、重生命体验的中国艺术来说,尤其如此。

  对中华美学的传承转化和本国艺术史的建构,都应立足于对当代中国人文艺需求和创造的真实把握,这是文化自信最深刻之处。作为文艺批评底气之源的文化自信,绝非是对几幅古画、几首古诗或者几篇经典文论的自信,而是对它们后继有人的自信,是对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自信,是对当代中国文化向光明的前途不断进发的自信,说到底是对当代中国人文化创造力的自信。一方面,文艺批评的生命力来自这种文化创造力,因而充沛自足、生动活泼;另一方面,健康的批评之风又将把这种创造力从声色之娱引向境界之美。德国18世纪音乐家乔·弗·亨德尔说过:“如果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那我感到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高尚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艺批评的视野从文艺领域扩展到社会整体,其功能从评判赏析文艺现象、作品或思潮,提升为引导全社会的审美风尚,提升全民族的审美素质。而站立在社会实践的坚实基础上,与广大社会成员息息相通的文艺批评,又如何会没有“底气”呢?

文化自信的当代意义

李静

  ◎ “文化自觉”摆脱了“文化启蒙”状态下主体性丧失的被动地位,“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开始主动认知自身文化并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发展之中。

  ◎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为探索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方案”,为创造一套合理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更为公正的国际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而踏上这一征途的心态和底色便是文化自信。

  晚清以降,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由浅入深的阶段:从单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为变革自身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最终演进为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一批判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仍未完结,其时的“新启蒙”延续了历史上数次文化启蒙的思维方式,将中国文化置于后来者和劣等生的位置上,驱使其不断追逐和效仿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可是谁曾想到,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过去的“劣等生”竟然创下了“中国崛起”的世界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议题,而溯源至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便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思路,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也随之日盛一日。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就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具体来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反思·对话·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摆脱了“文化启蒙”状态下主体性丧失的被动地位,“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开始主动认知自身文化并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发展之中。以此为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文化自信”这一战略任务也就有脉可循。“文化自信”既接续了“文化启蒙——文化自觉”这一历史发展路径,同时也彻底扬弃了“启蒙”压力下的“劣等生”心态,并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更加自信、主动和开放的态度加入到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当代世界之中。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95年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的脱胎换骨的历史性巨变。这一伟大成就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财富与成功、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上的先进和完善,更化育出支撑我们不断前进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深厚独特的文化基因中,既有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有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包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是建基于上述三者的有机交融,既葆有传统文化的古老辉煌,又承继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发展发向,更能始终保持面向未来的开放品格。

  真正的文化自信并非一句轻松的口号,或是偶尔为之的“故作姿态”,而是通过不断地打破旧有状态,在持续向外开放的过程中汲取新鲜有益的质素,从而完成对自我的超越。历史进程中的自信者、变革者与入世者无一不是敢于自我超越和不断攀升的勇者。日本学者竹内好在探索近代日本的发展道路时,曾提出“回心”与“转向”这一对概念,可以作为我们理解文化自信的参考。他指出:“回心以保持自我而反映出来,转向则发生于自我放弃。回心以抵抗为媒介,转向则没有媒介。发生回心的地方不可能产生转向,反之亦然。”(《近代的超克》)。如是观之,文化启蒙便是不断“转向”所谓的“先进”文化,无论如何勤勉地追赶“世界潮流”,最终都将失却自身文化的立足之地,真正的交流、互动与生长也就不再可能。所以不论是全面西化,抑或是固守传统,皆属避世者“自我放弃”的一体两面,进而封闭了现实中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因为一味追逐“先进”,其实是以他者的发展道路为自家前进的参照标准。西方先进经验当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必须内化为当代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才真正具有建设意义。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重要的是参与发展标准的制定,而非以某种外来标准“规训”自己。当然,沉溺传统,同样如此。相反,文化自信正是在不断“回心”的基础上,通过与多元文化的互动与对话,营造一次次自我变革的契机。只有在坚持自身文化的立场、特色与诉求的前提下,亦即在自尊、自爱、自信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有效的自我反思与多元互动,不断革新和发展自身的文化。这便是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的“不忘初心”同时又强调要“继续前进”的深意所在。

  文化自信虽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新近增加的第四个自信,却被认为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将文化自信内化为时代普遍的情感结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有不竭的动力。如若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就只能流于空谈,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文化自然属于“上层建筑”,需要与一时期的物质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中国人的“自信力”也随之上升。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上层建筑”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甚至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历史一次次证明,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只有以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为导向,才能超克危机,开拓新路,夺取胜利。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如果失去建设自身文化的领导权,中华民族的有机体就被抽去了“精气神”,从而陷入到“不知向何处去”的惶惑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无法最终实现。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为探索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方案”,为创造一套合理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更为公正的国际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而踏上这一征途的心态和底色便是文化自信。我们既不能退回到封闭保守的老路,也不能步入盲目追赶他人的邪路,更不能陷入到唯我独尊的“霸权”心态之中,而是要始终秉承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以更为独立、开放的姿态,投入到创生新世界的伟大实践当中。

“三个自信”后为何要加“文化自信”?

刘百淞

  现阶段,在中小学阶段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滋养根柢,护持灵魂,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确立文化自信,推陈出新,积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善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中小学生从小学会做人,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到与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并置的高度,并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概括了文化自信的作用和地位。青少年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广大人民群众殷切期望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美好期盼,都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播撒种子,善加呵护,最终培植出参天大树。民心所向,大势所归。

  经过专家组反复研讨、论证,我国教育部门最终制定了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学不躐等,循序渐进。小学低年级突出传统蒙学的特有内容,将《三字经》《千字文》等内容穿插其中;中年级阶段奠定诗词美学基础,有鉴别地推出《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内容;高年级阶段开始阅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文本,初步了解儒家思想的大致格局。从编写教材、制定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资源、增强师资力量等方面来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包括儒学的合理成分,但决不等于儒学。为了避免陷入儒家经典文本一端独大的境地,教材编写组成员对初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安排,收录《孙子兵法》等古代名著,还择取了《古文观止》等文学读本。高中阶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作为重点,指引高中生系统学习儒家、道家等学术流派的经典文献,使高中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课题组专家看来,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至少涉及国学经典、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等内容,而不是单纯的经典诵读。这些举措旨在实现培养“青少年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标。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极大调动教职人员的工作热情。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居于教师职责的第一位。古人讲求“文以载道”,强调载体的重要性。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上,教材建设一直是教育家和国家教育部门的工作着力点。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一套系统完备、符合教育规律的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就是一线教师手中的“利器”。古人云:“利器在手,不可假人”。它的问世势必能够激发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大家更好地发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有效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亟需一套能够充分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标准化传统文化教材。以前,我们反对从课本中删除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有效遏制了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的不良趋势。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相互交融、互相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仁”,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生之德”。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割裂传统,更不能将传统视为沉重的包袱,妄图彻底决裂。实践证明,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文化繁荣发展的全新局面。

  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在过去的5000多年里,中华民族创造了生机盎然、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憧憬,包含着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闪耀着独具一格的精神标识,为培育生生之德、挺起民族脊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洪荒之力。拥有这样的文化价值,我们感到无比的自信;传承这样的思想精华,我们感到任重道远。今天,我们激流勇进,再接再厉,结合教育教学切实需要和客观规律,从这些优秀篇章中汲取力量,在中小学校园中加大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力度,为培育和健全小学生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提供丰富素材,为建立和规范中学生日常礼仪规范提供历史文化依据。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夯实国民教育基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确立现代国家的文化安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被提到议事日程。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和社会现实,我们紧扣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脉搏,从文化安全的高度来审视基于中国文化而形成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释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当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天下大同”的局面尚未形成,“文明冲突论”却在许多地区掀起了惊涛骇浪。一场建立在竞争、合作关系基础上的注重国家利益和地缘战略利益的“新冷战”已经悄然拉开帷幕。正剧、闹剧、喜剧、悲剧交织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中国人民向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文明以止”,认为“文明”不是无节制的对外扩张,而是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性,“止”于所当止,内修文德,进而化成天下。中国人民理想中的文明格局,可以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加以概括。中国人民不愿卷入“文明冲突”,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文化霸权,坚持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拥抱更多的朋友,维护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安全。这也正是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力诠释。

  我们既是传统的守望者,又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理性地对待传统,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坚定不移地朝着奋斗目标前进。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出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加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面对中国奇迹,有些人心怀叵测,不断释放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信号,企图“唱衰中国”,在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设置重重障碍,干扰中国和平崛起。这些不良信息在网络空间滋生蔓延,对青少年成长成才产生了阻碍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小学生的完美人格,先入为主,发挥优势,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有效掌握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周易》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这里讲的“常德”是指一脉相承的中华美德,这里讲的“行习教事”是指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中华美德的认识,真正做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进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展示中国风貌,让全世界听懂“中国故事”,听清“中国声音”,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持久魅力。这一切都应该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积少成多,积健为雄,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蓄充沛的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为国育才的根本性举措,能够为培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能够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更应该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参与全球治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到今天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到继续进行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在历史转折点和社会转型期,确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更好地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有助于我们激浊扬清,推陈出新,真正做到“日新又新”,有助于我们发掘中国文化的时代性、科学性,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激发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从而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有助于我们在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方面做足文章,有助于我们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局面。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文化自信应当成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大驱动力。教书育人,优秀教材不可或缺。平心而论,这套标准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就是优秀教材。它能够帮助中小学生确立文化自信,走上人生的正确轨道,早日成人成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文化自信:民族性的坚守与超越

纳张元

  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不仅要进行选择,还要在选择中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在发展中提高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在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也就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中,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守和张扬民族性,同时又要突破和提升民族性,把民族与时代结合、民族与世界结合,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挖掘出来,提炼升华后再加以发扬光大。

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剧照 刘建明 摄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内在核心,就像任意一个球都有重心一样” 。因此,每个民族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了特有的语言习惯,语言模式下的本质是特殊的思维方式,在公共话语写作泛滥的时代,这种少数民族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尤为珍贵,甚至可能成为抵抗复制时代恶俗习气的一种重要的鲜活力量。因此,在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宏观背景下,我们对民族性的坚守与超越必须作出认真思考和慎重抉择。

  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民族性”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至少包含内容、形式和审美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鲜活的民族生活内容、独特的民族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审美风格。而民族性不是一个抽象的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具体概念。相对外国来说,中国的京剧、对联年画、景德镇的瓷器、东北的二人转、西北的花儿都是民族的,但相对于汉文化来说,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手工扎染、佤族的木鼓、南涧的彝族跳菜等都是民族的。另外,文化身份认同对于民族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文化身份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变化的也是相对的。

  其次,要重新辨析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我们既要有民族自省精神,又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一种重新认识和发现的能力。我们要进行鉴别,分清哪是优哪是劣。扬长避短,显优藏劣,这样我们才知道该展示什么,弘扬什么。因为再好的东西都会有两面性,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在民族文化中有许多被假象遮蔽了的东西,它们好比沙子里面的黄金,十分珍贵,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和发现。少数民族文化中许多闪烁着思想光辉的独特创造,是以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有种说法是制作藏药七十二味丸的地方女人不能去,否则药就不灵了。我原以为是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深入了解以后才知道,合成七十二味丸的成分里含有多种重金属,包括水银,妇女重金属中毒后会失去生育能力。这些被遮蔽的文化,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重新开掘,重新提炼。在这方面, 《云南映象》做了很好的尝试,它将“原生态”歌舞与天地神灵的对话等各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元素抽取出来,用现代观念加以观照提炼,服饰道具、歌吟词曲、舞蹈题材、舞台效果均取材于云南各民族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但表现手法不仅充分利用了现代的声光技巧,还吸收了国外的一些现代元素和表现手法,多元文化水乳交融,传统与现代结合得天衣无缝。它在云南初演的时候,很多人并不认可,认为它四不像:怎么能将那些犁田种地、吃饭吆鸡的事都搬上舞台呢?但没有想到,它不仅走向了全国,而且走向了世界,所到之处,一片叫好之声,叫好又叫座,甚至不断引起轰动。这就是发现生活和艺术提炼的结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其三,在全球化潮水般席卷而来的今天,民族性如何求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全球化是时代潮流,我们无法阻挡,更不可能逆流而动。民族性的东西要走向世界,不是仅仅靠别人的注意就能实现的,它还必须具备政治默契、文化认同、民族契合等多种因素。其中,文化认同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民族性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也不能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而需要不断地交流学习,向兄弟民族学习、向汉文化学习、向国外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消解削弱民族性,而是不断完善自我,强化突出民族特色。民族性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跟鲜活的具体生活密切相关,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文化紧密相连。墨守成规、僵化死守,只会死得更快。以语言为例,世界上的语言正在以两倍于濒危哺乳类动物、四倍于濒危鸟类的速度灭绝。世界上本有16000多种语言,已经灭绝了10000多种,还有6000多种,到2050年将有一半会灭亡或濒于灭亡,到2100年90 %将会消失。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 ,逼迫世界上的其他语言不断地边缘化,直至消亡。世界上有98 %的语言属于边缘语言,一种语言的灭绝意味着一种文化随之消失。民族性的旗帜还能飘多久,不在于我们坚守的决心有多大,而关键看我们适应变化的能力有多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善若水方能游刃有余。优秀的民族文化都是兼收并蓄、从善如流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样式为标本,它同样处于发展之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有的民族人口很少,却能顽强生存下来,在世界民族基因库中留下它的种子,绝对有它自己不为人知的民族根性和文化密码。所以,民族性只有不断发展变化、自我更新,才有生命活力和文化光彩。

  全球化是民族性的致命杀手,但同时也是逼使民族性走向世界性的助推力。民族性只有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的舞姿,才真正具有魅力。对待全球化既不必咬牙切齿,也不必趋之若鹜。西方文化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济世良药。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不仅要进行选择,还要在选择中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在发展中提高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在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也就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中,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守和张扬民族性,同时又要突破和提升民族性,把民族与时代结合、民族与世界结合,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挖掘出来,提炼升华后再加以发扬光大。

坚持文化自信的三重逻辑

唐建军

  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时间轴上,立足历史,是有源之水;立身现实,是有本之木;着眼未来,是有根之苗。在空间轴上,她内蕴于主体,是中华文化的习得属性;外镜于客体,是应对外部刺激的条件反射。在张力轴上,刚柔相济,是自保与自适的统一体,既具有吸纳、感化外物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又具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驱力、想象力、自制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文化自信以独特的地位列入“四个自信”。这一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完善的最新成果,具有坚强的历史逻辑、内容逻辑和现实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笔者以为,中华文化是文化自信最亲近、最芬芳、最肥沃的思想土壤。

  坚持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制度,完成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精神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进入历史上少有的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目前,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充分彰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日益增强,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坚持文化自信是我党文化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党的文化思想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从党的一大到五大,党的文化思想处于孕育期,文化内含于宣传工作之中。六大至七大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党的文化思想萌芽。八大时期,文化建设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路径基本确立。九大前到十一大期间,文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十二大到十五大,党找到了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党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体现了党的文化自觉。十八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写入《党章》,文化自信逐渐成为时代强音。

  坚持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文化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不断完善,建设触角不断伸向群众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战略,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显著提升,全社会正能量明显增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群众享受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突飞猛进;文化“走出去”战略喜讯不断,亮点纷呈。这些成就为文化自信提供了鲜活、充足的事实依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我们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人民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走上独立富强的复兴之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确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更加牢固,文化自信的理论保障愈加坚实。

  我们的文化自信,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为我们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掀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高潮,所以各族人民精神力量极大增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变量,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应对他者挑战的丰富经验。中华文化是包容性文化。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之所以有强大生命力和自信心,就在于她勇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成果,进而丰富和发展自身。中华文化是抗压性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承受住鸦片战争以来的各种磨难,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反省、守望、探索、奋进,成功跨越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陷阱,走出一条独特的民族兴旺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文化自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贯穿中华文化的家国同构、以民为本的价值主线,满足了各个社会形态不同种族、民族、阶层的精神诉求,形成庞大的受众群体,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由忠孝兼修、吃苦耐劳、敬天守时、亲诚惠容等特质构成的文化品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提供永恒的精神动力。由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淬炼而成的共产党人精神,为攻坚克难提供了最具韧性的钻力。

  坚持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心”和“钙”。作为文化理论发展的结晶,文化自信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初心。只有坚持依托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才能明确文化传统中哪些该传承,哪些该扬弃;文化事业哪些要发大力,哪些要控节奏;文化产业哪些须扶持,哪些该降温;外来产品哪些采取拿来主义,哪些拒之门外,保持解放生产力、代表方向性的社会主义本质。作为文化心理积淀的成果,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象征着中国文化苦难辉煌之后的浴火重生,是中国道路塑造的中国形象、中国精神激发的中国力量、中国梦想凝聚的中国意志。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才能扎根守魂、强神健魄,形神兼备、血肉丰盈,才不会表金里絮、脱轨逾矩,才能保持以人为本、家国同心的民族特质。

  文化自信是涉及文化历史、文化理论、文化实践和文化心理的交叉学科概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深沉的体验、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情感。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时间轴上,立足历史,是有源之水;立身现实,是有本之木;着眼未来,是有根之苗。在空间轴上,她内蕴于主体,是中华文化的习得属性;外镜于客体,是应对外部刺激的条件反射。在张力轴上,刚柔相济,是自保与自适的统一体,既具有吸纳、感化外物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又具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驱力、想象力、自制力。坚持文化自信,就是遵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形成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相互支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良性循环,不断激发文化软实力的潜能,增强全党全国人民追寻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