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资讯

畅销与否不是衡量作家实力的唯一标准

时间:2019年01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许民彤
0
  近日,二手书平台多抓鱼发布了一份耐人寻味的年度榜单,在二手书市场中,以前经常跻身于畅销书作家榜、作家富豪榜中的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杨红樱、安意如、蔡康永、张德芬、张小娴、落落、桐华等人,居然现身滞销榜中。而其发布的二手书年度畅销榜单,都是些有经典作品流传的作家,比如东野圭吾、村上春树、金庸、王小波、阿加莎·克里斯蒂、三毛、加西亚·马尔克斯、J.K.罗琳、余华等。
  与新书市场不同,二手书市场销售的都是出版有一定时间的图书,可以说能在二手书市场上受欢迎,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作家或一本书的真正实力。那些跻身二手书年度畅销榜单上的作家,他们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初期的推广宣传过后,在各种外力造成的热度消散之后,这些作品仍然能够凭借作品本身的魅力来吸引读者。相反,那些畅销书作家的作品刚上市时都非常热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却因为没有营养而被读者舍弃。
  不能否认,当下娱乐文化的产业、大众媒介的传播、大众读者的需求、巨大的商业市场,催生了今天这个时代的畅销书。畅销书印数巨大,读者数量广泛,具有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应该说,畅销书有时的确是一个时期大众阅读和欣赏趣味的“晴雨表”,反映了某个时期阅读的流行潮流。有的图书出版,把畅销书看作是获得图书市场、抓住读者、获取巨大商业利润的重要图书种类,为达成目的,不惜重金打造,进行策划、包装、促销、宣传和炒作,资本市场的逻辑和原则在畅销书的出版、阅读过程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让畅销书带上了浓重的市场化、商业化色彩。于是,一些作家的文学意识、精神意识,被图书市场意识、自我宣传和商业文化包装取代,作家身份、人格特质向商业作家、市场人格角色转变。这种畅销书作家,把为市场写作作为博取名利的唯一条件,文学价值、精神价值不再成为评判畅销书作家价值的标准。
  观察畅销书的出版,它有一套资本市场运作机制,正是这套资本运作机制,培养了一大批畅销书读者群,制造了一个个转瞬即逝的图书市场阅读热点,它影响了一个时期的大众读书趣味,俘获了一大批偶像作家、明星作家的粉丝,让独立的、个性的、自我的阅读,变成了盲从、随大流的行为,变成了畅销书崇拜、偶像崇拜,图书市场上的那些跟风阅读、时尚阅读、流行阅读,大都与此有关。这种具有商业化色彩的浅阅读和快餐化阅读,已经成为桎梏畅销书发展的一个问题,畅销书的文化属性、精神品质越发稀少缺失。这些畅销书,虽然可能在时尚文化消费大潮里激起一时的浪花,却又如过眼烟云,很快便在浪潮中消失,这种起落和文学并无直接关联,当然也更成不了经典。这就是当下那些众多的所谓畅销书作家、畅销书作品速起速落的原因。
  今天,畅销书作品,确实是一种流行的阅读类型,但一个时期的畅销书阅读,往往仅是一时的阅读文化热点,它永远无法取代经过时间检验、带着时代鲜明烙印的经典。只有那些具有文化含量、文化质量的优秀书作,那些思想、文化品位较高的图书,经过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淘洗、社会文化的印证,才能成为经典。畅销书作家应该追求这种具有较高思想和艺术品位的畅销书籍的写作。如果只是为“畅销”“流行”“炒作”写作,畅销书作家就很可能会登上滞销榜。
(编辑:白安琪)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