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聚焦

光明日报:纯正而隽永的风格追求

时间:2018年01月30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和 谷
0

纯正而隽永的风格追求

  他的性情似乎有点羞怯或腼腆,目光中有一种微笑着的审慎的真诚,读其散文如同与他无拘无束地交谈,散漫细密,甚为愉悦。他骨子里是一个内向且豁达的文人。

  高亚平是我多年的文友,近年多有交集,彼此涉猎的话题无非是散文写作之雅趣。读过他先前出版的《草木之间》等五六本散文结集,读他的新著《长安物语》(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愈来愈感觉他的散文审美取向之纯正、暖和与隽永。在编排上,《长安物语》分辑为事物、风物、人物、景物卷次,一目了然,有条不紊,读来好一个舒心妥帖。

  事物篇,所触摸到的西安城墙、小南门、文昌门、翠华路、大雁塔十字等地点,城南城北的历史人文景观,以及一些人与事,总是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引人渐入佳境。乡下的青春少年,进城后的颠沛流离,往事不再,却少有抱怨与忧伤,多是温情的记忆,那么乐观自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让我颇受启悟。他尽管小我一轮,却也是随着与我大致相似的人生阅历与生活圈走过来的,所描述的地点几乎相近,只是在不同的时光里擦肩而过。他的文字,带着我重温了一遍曾经走过的路,心灵共鸣与那些过往的艰辛而又快活的日子。共同与不同的岁月,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也就是你我来到世上一遭,没有荒废美丽的大自然与美好的时光。

  风物篇,多与菜蔬、草木、农作物、花卉、雨雪、鸟虫相关,是对特定时代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与周遭生命的叙写。说的是风土物象,人类生命现象之关联的植物或动物或天气,除知识性外,有一种情感的体悟与倾诉。这辑文章,比起上一辑的视角具象了一些,文字却也缜密练达、风趣十足。如《青龙寺桃花》,很注重谋篇的结体和节奏,语调舒缓,思绪悠远而幽深。《忙月闲天》,几则如拾麦穗、捡豌豆、撵野兔的童年记忆,诉说了乡土别有洞天的生活情调。说雨说雪,其实说的是一种彼时与此时的心境与情怀。

  人物篇,写父亲以《草色青》为题,道出了温暖中的疼痛,那种撕心裂肺的思念。写同学少年,写青涩之恋,充盈着孩童时代的爱怜。写老师,写邻居,写豆腐坊、马坊、林场不同形象和特征的普通人,都栩栩如生,有一种人间冷暖的气韵在文字里流淌。不必所谓“高大上”,也不去胡编乱造那些离奇古怪、神经兮兮的故事噱头,而是真实、艺术地勾勒出乡土人物的面孔与命运轨迹。

  景物篇,类似地名志或游记的文体样式,侧重地理文化和人文价值意义的搜寻与提取,地貌特征加上游历者所体察到的自然景色与环境所带给人的情绪融为一体。如《红草园记》,类似旧体美文,半文半白,文白交杂,意蕴旷达而逍遥,令人神往不已。作为游记,不去掉书袋,贩卖来不及拂去尘埃的古董资料,而是点到为止,道出作者真实而有妙趣的当下感受。

  因为出自对文学写作的挚爱,高亚平几十年来始终钟情于散文,笔耕不辍,修炼出了一手好文字。文学写作的手艺,开始可能会改变生存的环境,但对于视其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需要,不把它当作“敲门砖”,不沽名钓誉的长跑者,持之以恒,才可能有审美思想的沉甸甸的收获。这一点,高亚平做到了,但还在路上。

  (作者:和谷,系陕西省作协顾问)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