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聚焦

光明日报:军事题材影视创作与英雄主义精神铸造

时间:2017年12月12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超
0

军事题材影视创作与英雄主义精神铸造

电影《建军大业》海报

电影《湄公河行动》海报

电影《战狼2》海报

  编者按

  12月7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军事题材与英雄主义影视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和电影从业者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指引,从理论批评和创作实践的角度,讨论了军事题材与英雄主义影视创作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大家对于在新时代如何通过影视作品礼赞英雄、讴歌英雄,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进行了启人心智的探索。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作为影视创作的重要题材,是表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重要阵地,是塑造国家民族形象的重要载体。这类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质量和价值取向极为重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

  新英雄形象彰显文化自信

  “我国电影史上曾经涌现过一大批制作精良、脍炙人口的军事题材电影。近几年,军事题材电影的发展也可圈可点。这既离不开电影从业者的努力,也离不开文艺评论的引导。”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说。

  “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影视创作理应承担起反映国家意识形态、彰显文化自信、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说。

  “近几年,银幕上出现一类新的英雄形象和英雄叙事。比如《战狼2》里的冷锋和他的成长历程。我把它概括为英雄落难、犯错、失名、重新成长、逆境崛起、再次回归、集结号重新吹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说。这样的叙事在中国军事题材影视史上是有原型的。比如《红日》里的石东根,包括《亮剑》里的李云龙,《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等。当下主流电影里的英雄形象,吸收了美国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的有益养分。这显示了军事题材电影逐渐走向开放、包容,彰显了文化自信。

  “军事题材影视剧应该更加关注普通一兵,塑造出更多真实、生动、可敬的士兵英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主任田水泉说。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具体到军事题材影视的创作中,我们要以战斗在一线的基层官兵为中心。他认为,有一种主题先行的现象值得警惕。近年来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有一种过分重视大事件、大人物的风气。这种影片在创作和投资上风险小,在各种评奖中也因为题材重要而占尽优势,这对创作者来说很不公平。“元帅、将军们需要歌颂,士兵英雄也需要书写。我们要拍摄出新时代的《小兵张嘎》、许三多,书写当代人的英雄气概、家国情怀和人性光辉。”

  “中国的电影票房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票房市场。但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与电影大国的地位远不相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侯光明说。他认为,功夫片、动作片和军事片是我们在海外影响相对比较大的一类片子。“我们可以借此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梳理东方美学理念,增强文化自信。”

  用诚意之作满足人民需求

  “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时期以来,娱乐明星、富豪成为一些人心中的偶像,在生活和创作中,我们出现了质疑英雄、嘲讽英雄、弱化英雄的歪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边国立说。

  “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某些军事题材作品也投合低俗、庸俗、媚俗的趣味。比如被人民鄙夷的抗日神剧,媚俗的后面是票房、收视率,是看不见的资本的手在运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教授彭文祥说。

  “盲目跟风市场固然不好,但也要注意,不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一说拍主流作品、主旋律作品、英雄主义作品,可能就会出一大批应景追风的创作者,相关部门投了不少钱,结果拍出来的作品,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导演冯小宁说,“我自己写的作品,最起码沉淀了十年之久,最长一部作品是二十八年。二十八年前的草稿我都有。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电影艺术创作不再追求数量,而是像一个农民种田那样好好开垦荒地,选择良种,锄草施肥,中秋节在麦场上把粮食打回来,这时候中国的电影才算真正走入了艺术创作的正轨。”

  用工匠精神打磨精品力作

  “我们小时候看银幕上的英雄,是被他们带着走的,有引领作用,我们是跟进。今天,我们的影视剧塑造的英雄形象出来以后,年轻观众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评判。他觉得不符合他的价值观,就立马不看了。”演员侯勇说,“去年我跟几个朋友把一部小说改编成了一个电视剧,跟一帮90后年轻编剧在一起创作了两个多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这个年龄需要跟着时代进步,跟着年轻人前行。”

  “目前,电影产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经常说,好莱坞的技术实力比较强,工业理念比较先进等。我觉得,相比之下,我们的电影人对专业的认知还比较粗,专业的分工还不够细。对细节的要求还不够严。一些军事题材影片在武器和军事设备上就容易穿帮。”青年编剧董哲说。

  如今,创作一部军事题材电影,要求创作者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哪个细节做得不够细,哪个地方功课做得不够深。“因为我要面对的是使用各种搜索引擎做审查的审查官。观众对我们的审查几乎是360度无死角的。之前我们还可以抱一些侥幸心理。今天已经不能抱任何侥幸心理,没有任何东西是在互联网上找不到的。一个武器的型号,一个历史的细节出了纰漏,都逃不过观众的火眼金睛。”董哲说。

  “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我们都是做内容的人。不管将来是在电影院里放,还是在网络上放,还是在手机里放,还是将来又出现个什么,终归需要一个好的内容。对于我来说,只能尽可能把剧本和故事讲好,更多的是在剧本上下功夫。用工匠精神打磨精品。”青年编剧、导演张弛说。

  会议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张德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主持。

视觉刺激不能压倒心灵震撼

  今年,我国电影人在包括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创作在内的主旋律电影创作上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和进展。不少影片在艺术、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突出的是《战狼2》,还有《建军大业》《杀破狼·贪狼》,都是表现英雄主义的影片。这些影片的成功给我们的创作一些启示:一是英雄主义影片要体现时代性;二是英雄人物塑造要有精神指向;三是要塑造复杂矛盾中的英雄人物性格;四是英雄主义影片的电影语言要有创新。

  在中国文艺史上,特别是在叙事艺术领域,产生过许多引人入胜的英雄形象。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英雄,包括银幕上的英雄,都有鲜明具体的时代特征。我们正处在新时代,新时代电影在塑造英雄人物上也要有新的特征。我认为,新时代的英雄人物应该具有更广阔的时代情怀,要表现出更强的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战狼2》里的冷锋就是能力很强的英雄人物。现在,我们正处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英雄人物面临着比以前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战狼2》正是在国际背景中展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和英雄人物形象,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艺术的魅力,折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从而在精神文化方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英雄人物的塑造要有精神指向。成功的英雄人物塑造,都要体现向上向善而又具体独特的精神指向。它一般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但又不是泛泛的宏论,要善于表现主流价值观的魅力,展现它与人民生活和历史进步紧密联系的闪光处,因而很容易被人广为接受。

  电影中的英雄描写一般都有奇观形式,但奇观不能压倒精神性,而应服务于英雄的精神性。《战狼2》在处理电影精神和电影语言的关系时比较得当,奇观与精神达到完美统一,没有奇观胜过精神。《血战钢锯岭》的英雄塑造,核心也是主人公的精神情怀。一方面它表现了战争惨烈的奇观,另一方面更突出的是表现惨烈中的人道关怀和主人公为此付出的艰辛。最近上映的《至暗时刻》,表现的是丘吉尔在巨大政治困难中的必胜信念,赢得国家命运转机的精神力量成为影片感人的核心因素。我认为,重大历史题材的电影创作突破重点应该集中在历史事件和人物精神的挖掘上,而不是简单的视觉新奇。有些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在探索中只注意提升影片的观赏性,有时弱化了在历史事实和人物精神方面的开掘。

  塑造好复杂矛盾中的英雄人物性格。必须要深化英雄作为社会环境中的人的描写。特别应该深入写好英雄的人民性,和人民的英雄性。这是实现英雄塑造突破的一个路径。这样有利于创造丰富深厚的英雄形象。要写出各方面的英雄人物,扩大英雄塑造的范围和深度。写出复杂矛盾中的英雄本色。《敦刻尔克》给我们的启示是写了三方面的对照。第一是普通陆军士兵在战争当中的恐慌,反映了一种真实的心境。第二是反映平民的英雄性,有历史依据,大批的平民渔船的船主去参加营救英军士兵。第三是空军两架飞机,最后一架没有回来。这三种人的对比,写出了普通士兵和平民中的英雄性。塑造好复杂矛盾中的英雄性格和生活中的多样的英雄形象,这是今后英雄电影创作值得挖掘的方面。

  新时代的英雄电影应该有电影语言的创新。应该寻求在电影中表达传统与当代、技术与美学、民族与世界、视觉与心灵多方面的融合创造,提高英雄形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至暗时刻》写重大历史,写重要的政治历史人物,过去我们总觉得很容易拍得枯燥,特别是在展现讲话、会议这些场面的时候。可是在这个电影中却拍得非常生动。它的镜头剪辑和画面转化非常快,关键是人物的思想能感动人,电影语言也非常现代。

  (作者:路侃,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动力之源

  我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级导演,是军队的电影工作者,创作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影视作品是我们的责任。我认为,军事题材影片有两个功能。第一,军事题材影视为强国兴军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都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息息相关。第二,军事题材影视可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在银幕上,每个时期都会流行某种题材的影片。一个时期流行宫廷戏,一个时期流行反腐戏。但是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影视作品在我们国家的荧屏和银幕上一直没有消沉。每个时期都有让人印象深刻、影响一代人的军事题材影片。

  我出生在一个海岛上的营房里,我的父辈在那儿守防,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在新疆军区当兵,走遍了所有的边防哨所,感受特别深。

  当年八一厂准备拍摄《弹道无痕》,有五六个导演同时竞聘。我当时是电影的初学者,当问到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电影时,我讲了一个故事。

  我在新疆军区时,一次有机会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军事哨卡,5700米,空气中氧含量只有50%。要下山的时候,大家议论说,这个鬼地方守它干什么。我们旁边有几个战士端着碗,蹲在那儿吃高压锅煮出来的粥。一个战士听到我们的议论,突然站起来,说了一句,我们只要天天蹲在这儿,中国这个“鸡”的版图就不缺胳膊不断腿。所有人都被这个战士的话震惊了。到今天为止我都不知道这个战士叫什么名字,我只知道他是用四川话说的。

  我想,这样的战士不就是英雄吗,在和平年代他是最伟大的英雄,我就是要创作一部反映一个士兵辉煌的影片,所以我在30多岁拍摄了《弹道无痕》,到今天还在部队中起着作用。

  中国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影视不能向娱乐片看齐,而应该与国家民族时代前进的步伐紧密相连,和我们国防和军队建设紧密相连。《弹道无痕》是我军迈向现代化、职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那时候言情片特别盛行,突然出现了这个影片,大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做导演这么多年来,就是要把军队的各兵种和英雄人物用影视作品讲述给中国的老百姓,要把中国军队的新变革和中国军人的新面貌用影视作品告诉中国的老百姓。我们从不去想能得到多少票房,有中国几百万军队在欣赏就已经很自豪了。

  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影视创作不能固守一个模式,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就像《战狼2》,它学习到了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水准。我们学习好莱坞,不是学习它的桥段和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学习它的先进电影技术,用新的电影制作理念拍摄新的电影,无论是《百团大战》还是《勇士》,我们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创作模式,用新的制作模式讲中国人的故事,讲中国军人的故事。我拍摄的《歼十出击》《目标战》,都是反映近些年我军建设的新成就的,这些片子对于军队鼓舞士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让老百姓加强了国防意识。我们要不探索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影视创作的新思路,创作更多像《战狼2》这样的片子,让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国产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影片。

  军事题材是影视的一个富矿,取之不尽。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导演,一直在做军事题材。我不断地在各个兵种、各个军事题材领域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要更多地感受军队的生活和军人的献身精神。中国的老百姓,他们的儿女有在军队里服役的,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片子,为他们的儿女而自豪,这是我多少年来做军事题材影视的一个目标。

  (作者:宁海强,系导演,代表作有电影《弹道无痕》《百团大战》《勇士》《歼十出击》等)

  【专家发言摘登】

  军事题材与英雄主义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如果不真诚面对生活与历史,你所呈现的故事是留不住的。如果你不是用真情来挖掘历史和人物,你的作品就失去了艺术的价值,你的作品也不可能打动老百姓。从演员到故事到编导,都不能虚情假意,都要秉持艺术良心、艺术道德和艺术准则。

  ——麦丽丝(蒙古族导演,代表作有电影《东归英雄传》《天上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

  在为《战狼》做宣传时,很多宣传公司都跟我说,你这个影片整体宣传要去主旋律化、去军队化。我就蒙了,整个影片都是穿军装的,怎么去军队化。我们就想反其道而行,既然如此咱们就做到头,结果事实证明我们成功了,我们打败了当时档期里所有的影片。事实证明,主旋律和军事影片一样可以赢得市场。

  ——吕健民(制片人、投资人、春秋时代【天津】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出品发行的代表作有电影《战狼》系列等)

  最近我们准备拍摄《周恩来与乌兰牧骑》。想通过这样一个革命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做一个尝试。我们想把这个片子拍得更好,让主旋律的影视作品既能高大上,又能接地气。我们希望能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价值取向相统一。

  ——孙海波(北京懋兰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导演、编剧,代表作有电视剧《牛玉儒》《血色黎明》等)

  我从电影学院毕业是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八一厂拍电影非常认真,为了一部军事题材影片,我们在大西北采风,一待就是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如果一个电影主创人员能体验生活两个月,是非常难得的。这几年中国电影的技术设备都越来越好了,最缺乏的还是人才和工匠精神。

  ——霍廷霄(美术师,代表作有电影《英雄》《十面埋伏》《太行山上》等)

  军事题材和英雄主义创作,可以从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或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展示人物,构筑情节。这些年我们拍摄英雄形成了一个高大全的模式。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英雄是接地气的,但有时候我们没有写出来或者拍出来。今后的创作,我们要注意把原来的模式化和概念化的东西丢掉,把英雄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和内心矛盾冲突展现出来,让英雄人物的形象更细腻,更可信。

  ——王强(编剧,代表作有电影《飞天》《编外检察官》等)

  作为声音创作者,我们要把真实可信的声音传递给观众。有时我们会冒着危险在导弹、直升机、战车近旁。只要观众认可,我们做的就值了。做影视作品不单单是为了一年两年有观众,我希望我们的作品放在那儿也许十年、二十年或者一百年以后还能影响一部分人。

  ——安韶峰(录音师,代表作有电影《勇士》《八月一日》《天河》等)

  主旋律电影可以拍得非常好看,只是某些人自我设限,把主旋律电影窄化了,认为主旋律电影说教气很重,其实这是不对的。商业电影拍得不好,里面也会充满说教气。主旋律电影拍得好,不仅没有说教气,而且会让观众受到精神的洗礼和艺术的熏陶。

  ——王放放(青年编剧、导演,代表作有电影《黄克功案件》《许海峰的枪》等)

  战争题材影片应该关注战争环境下人的心灵,这恰恰是战争片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个点。而国产战争影片在呈现宏大战争场面和事件的同时,也要更加注意体现战争中个体心灵的人文关怀,更加注意体现平民英雄以及英雄在成长过程中彷徨迷茫的时刻。这样的影片内涵会更丰富,人物性格会更丰满。

  ——宋展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影协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