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在行进中探索“非虚构”边界——《梁庄十年》研讨会在京举行

时间:2021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文/图 胡艳琳
0
在行进中探索“非虚构”边界
——《梁庄十年》研讨会在京举行 18位专家热议“非虚构”与乡村书写

  312日,“梁庄”与“非虚构”中国——《梁庄十年》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十月文学院举行,此次活动为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李敬泽、卢晖临、邱华栋、贺绍俊等18位作家、评论家、社会学家,围绕作家梁鸿的新作展开精彩解读。 

  十年前,《中国在梁庄》及其后《出梁庄记》的面世,让作家梁鸿笔下的这个小村庄成为“非虚构”文学研究绕不开的样本,也引发了其他学科领域的关注。十年间,梁鸿不断重返梁庄,作家和笔下记录的人物一起成长,持续的观察汇成新作《梁庄十年》。这部作品首发于《十月》杂志2021年第1期,图书由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出版。尽管章节结构仍然借用“房屋”“土地”等社会学主题,但这一次梁鸿的写作方式更“文学”。放弃先在的问题设定和对于深度意义的焦灼企图,从村庄内部翻腾的人事开始叙述,梁鸿这种小说式的观察方式,为“非虚构”写作带来了方法论变革,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十月》杂志召集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批评家李敬泽担任学术主持。李敬泽指出,自现代以来,中国现代性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乡村问题,甚至可以说中国现代化、民族现代命运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乡村问题。“梁庄”的文本不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记录了一个村庄的现代命运,它还反映了这十年乃至未来十年不断生成和变化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意识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样的认识又是如何转化为历史的。

  3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在京举行。图为论坛现场。


  3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在京举行。图为论坛现场。


  3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在京举行。图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批评家李敬泽主持论坛。

  十年前,《中国在梁庄》在《人民文学》发表后引发广泛关注,迅速成为“非虚构”研究的代表性作品。李敬泽认为,今天“非虚构”在中国获得了广泛说服力主要是从“梁庄”开始的。梁庄十年,差不多也是“非虚构”的十年。“非虚构”既是一个文类、体裁概念,也凝聚了这个时代的文学在面对时代、社会和人的时候的核心焦虑。梁鸿通过她的写作,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像梁庄一样具有标志性的人物,她高度自觉地同时又高度纠结地把自己放到这个时代生活和文学创造的核心性难题之中。

 

  3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在京举行。图为著名作家邱华栋在论坛上发言。 

  作家邱华栋回忆了当年在《人民文学》编辑、刊发《中国在梁庄》时的情景:“当时李敬泽是主编,我是主编助理兼编辑部主任,徐则臣是责任编辑,一审、二审、三审今天都来了。当时我们要鼓励作家走出书房,走向人民大地,写出文学无疆。” 两部“梁庄”奠定了梁鸿“非虚构”写作独树一帜的形象和地位,“这两部作品的重点是一种空间感,‘中国在梁庄’又发散出‘梁庄在中国’,在一个时间的小点上呈现空间的广阔和聚焦,这个结构上是非常有想法的。《梁庄十年》的发表也让我特别惊喜,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时间感,又确立一个时间轴。” 

 

  3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在京举行。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晖临在论坛上发言 

  “梁庄”系列除了在文学“非虚”领域引发讨论,也是很好的社会学研究样本。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晖临表示,梁鸿写的这个题材也是社会学、人类学特别关心的,她的写法非常有意思,也很新鲜,对近年来社会学研究过分概念化现象有很好的提醒和启示作用。 

 

   3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在京举行。图为著名评论家贺绍俊在会上发言。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教授表示,作家的书写使故乡成名,《梁庄十年》比前两部作品更文学化,相较其学者身份,梁鸿的作家身份更彰显,她是用文学文本的方式来表达学术上的思考。“我觉得她完全是行走在路上的学者,始终在思考她的研究对象。”贺教授还提到一个重要趋势,即“非虚构”和虚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梁庄”为十余年中国乡村变迁提供了怎样的经验结构和书写范式?作为“非虚构”写作的代表性文本,又为这种文体形式开辟了哪些可能性?何向阳、杨庆祥、曹霞、李云雷、徐则臣、刘大先、饶翔、石一枫、徐刚、丛治辰、张莉、季亚娅等批评家、作家围绕《梁庄十年》呈现出来的情感结构、人物命运、叙事方式、问题意识、文本结构、作者身份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讨论,探讨梁鸿作品十年间在人物、主题、情感模式上的延续和非虚构写作方式变革的可能性。

  

  3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在京举行。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梁鸿在论坛上发言。 

  为什么十年之后再写梁庄?“这个村庄内部的生活值得我去记录,里面的每一个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记录他们我很幸福,我愿意把他们的状态写出来。”作家梁鸿最后发言说,这么多年写梁庄是处在一种“诚惶诚恐”的状态。“我自己确实是不自信的状态,不是因为写作不好或者怎么样,而是我对自己的思想一直处于非常不能确定或者不能肯定的状态。我总是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想,包括写《梁庄十年》。虽然我呈现特别放松的状态,那是因为我跟梁庄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但另一方面我对写的这些内容,包括我的组织方式,包括对这些人物的看法,是不自信的。不知道是否走进他的内心,我还是想试图走进去。所以‘梁庄’系列对我而言不是写作上的事,它的确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我成了梁鸿。”      

  

  3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13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在京举行。图为与会人员合影。 

  作家简介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有非虚构文学著作《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和《梁庄十年》,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小说集《神圣家族》,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获“2013年度(首届)中国好书”奖,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第七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中国当代村庄仍在动荡之中,或改造,或衰败,或消失,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村庄的改变,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形态、性格形态及情感生成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我想以“梁庄”为样本,做持续的观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我个人去世,这样下来,几十年下来,就会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村庄志”,以记录时代内部的种种变迁。 

  ——梁鸿 

(编辑:胡艳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