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表情管理”失败未必是艺术的失败

时间:2020年05月15日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吴雨阳
0

  走上舞台,也许任何人都希望呈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尽力避免形象“翻车”。5月5日,在江苏卫视播出的一场晚会上,70后演员刘敏涛演唱歌曲《红色高跟鞋》时,疑似忘记“表情管理”,以“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的诙谐神情引发网络热议。晚会播出当晚,“刘敏涛的表情管理”词条就刷屏了,随后更是以一己之力上了四个热搜,演唱直拍播放量突破3000万。

  在电视剧《伪装者》中饰演外柔内刚的明家大姐“明镜”,在《琅琊榜》中饰演隐忍坚毅的“静妃”,刘敏涛的舞台形象大多与娴静、知性的女性角色重合。在此次的舞台上,她则展示出自己在演艺生涯外真实而富于个性的一面,让观众看到中年女性不一样的潇洒和肆意。

  打破既有印象的反差感固然是吸睛原因,然而真正触动观众的,是作为演员的刘敏涛对表演的投入。不少网友留意到,在演唱时,刘敏涛的表情和动作随着歌词不断变化,在放松的状态中,把歌曲慵懒温暖的风格、都市女性独立自信的风采表现得舒服自在。“表情‘翻车’的刘敏涛,优雅中带着一丝搞笑气息,但是她的眼神却是真诚、坚定的,从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演唱中的情绪,从而让我对她有更加充分、生动地认知。”网友“traffy”在留言中这样表示。随后,某档电视节目现场连线刘敏涛,在电话中,她诚恳地回复道,“作为唱别人歌的演唱者,我所理解的这首歌表达的‘女人’,就是我那样一个状态。每天在小区走路、锻炼的时候我都听着这首歌,每次对它都会有新鲜、不同的感受。”舞台表演如果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往往缺少感染力,难以展现艺术的魅力,而这一场率真的“沉浸式表演”,却让演唱者手里的话筒化作了“摇晃的红酒杯”,唱出当下流行舞台上难得的亮色。

  舞台上偶然失败的“表情管理”之所以会受到舆论的认同和喜爱,本质上是因为当下观众对“完美明星”愈加感到审美疲劳。随着“饭圈”崛起,“人设”流行,歌手、演员往往会被要求时刻保持好看、得体的形象,成为一个完美的、理想化的情感投射体。因此,他们除了进行唱歌、跳舞、形体、语言方面的训练,还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面部神经,以便条件反射地作出符合“人设”的喜怒哀乐的反应。层层彩妆,创造出千篇一律的“24小时美人”,即使明星在生活中拥有独立人格,一旦登上舞台也会戴上“面具”,雷同的表情和同质化的形象,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好看的表情,从来都是“从心而生”。越来越多的观众所希望的,是在舞台上看到更多演员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地表达自我,体会他们对艺术发自内心的热血和冲动,倾听他们坦诚地谈起成功与失败,欣赏他们率直地分享真实的个性和想法……这样做也许会带来表达的焦虑和压力,但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共鸣,远胜过仅凭肌肉记忆拗出的“盛世美颜”和“管理”造就的流水线“表情”。

(编辑:张钰童)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