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为新兴艺术形态成长打开空间

时间:2019年12月30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庞井君
0

  面对科技对人的深刻影响,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在技术系统充分发展之后,正由自然进化过程转变为自我进化状态。特别是随着当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神经技术等的飞速发展,这个原本模糊的图景变得越来越清晰。人类驾驶着自身这艘不断加速的大船行驶在迷茫不定的航线上,奔向远方,奔向未来。在这个全新的生命进化模式中,人类的命运和驾驭自身的能力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不难看出,问题焦点在科技,科技不可能既当发动机又当方向盘,人类精神价值体系必须登场。

  审美感受系统是人类精神结构中与科学认知系统、精神信仰系统相并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补充、规约和引导科技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这个系统也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生着复杂的嬗变,其完整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科技的发展一方面瓦解和抽空了传统艺术的技术基础,迫使其快速蜕变;另一方面依靠技术的力量催生出一批崭新的艺术形态,四处蔓延扩张,其触角甚至直指人类审美感受的核心领域,使艺术本体产生动摇漂移。后退不可能,希望和出路在于继续向前走。向前走,就是科学技术与审美艺术的大汇流。

  可以预见,科学技术和审美艺术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级算法、脑科学、虚拟时空等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实现深度交融激荡。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艺术、虚拟艺术、网络艺术、生物艺术、神经艺术、大数据艺术、审美计算等各种新兴艺术形态、艺术现象、艺术思潮将会像繁星般闪耀在人类文化时空中。我们谋划新的文化战略和未来艺术发展格局,需要无比开阔的视野、无比广阔的胸襟、无比深远的目光,参照系需要扩充变换,理论范式需要变革更新,价值体系需要转型重建。

  众所周知,杂交优势,异质创生。自然界不同性质的气流、洋流、水流交汇之处往往是生命繁盛之地,社会领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也是这样。如今,科学技术和审美艺术这两支人类最美丽的河流日益交汇在一起,推动着人类文化潮流滚滚向前。这里将是人类未来文化最重要的创生之地,将成为人类艺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这里大有文章可做,要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做大文章要有大手笔。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文学、绘画、书法、戏曲,如盐入水,处处都有,其重要一点就是它的空间价值观。比如,做好这篇大文章,就像画一幅气势宏阔、境界高远的中国画,要善于留白、用白、计白当黑,在虚实、有无的变化中营造审美空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再比如,做好这篇大文章就像下围棋,要善于围空和做活眼。处处有空白,则处处可回旋;处处留活眼,则处处有生机。

  面向未来,谋划和思考艺术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树立新文化空间观。

  首先,为一切“可能”打开空间。在人类文化大变革前夜,未来和远方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人类社会几千年以来所积淀形成的基本认知框架、伦理框架、价值框架都将被重新审视和锤炼。在这样一个历史拐点,面对转型带来的未知和不确定,人们往往容易往回走,往旁路上走,缺乏勇气和底气直面未来。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倡导和鼓励将一种开放的尺度引进我们当下的思考谋划中,为一切新兴艺术形态成长的方向、路径和选择打开空间,为一切美学想象和艺术可能打开空间。人们常说,平原之上有高原,高原之上有雪山,雪山之上有云端,云端之上有青天,青天之上还有星河灿烂,还有无限伸展的宇宙空间。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艺术高峰必须有直指云端、刺破青天的精神气质。真正的艺术创造和突破就是面向未知、未能、未来世界的精神探险,需要过人的胆略和勇气。古人云,事到万难须放胆。任何时代伟大的艺术创造一定都是在既定的思维框架和想象力之外创造出来的。面对当代科技与艺术交融发展的复杂形势和混沌局面,我们需要树立新的文化空间观念,把未来的维度、自然的维度、人类的维度、生长的维度引入今天的文化现实,为一切精神的方向和艺术成长打开无限的空间。

  其次,为一切“不同”预留空间。科技与艺术的汇流之地也是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现象涌现之地,一定会对既有的艺术形态、艺术领地、艺术格局产生强烈冲击。墨守成规者,目光短浅者,心胸狭窄者,颟顸自大者,固化利益者,对一切新生事物,往往持蔑视排斥态度,不给外来事物以任何生存余地。这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愚蠢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鲁迅先生认为,唯新兴者才有未来。实际上,“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化的多元异质结构是文化创造和文化兴盛的前提条件,要保持文化的发展、繁荣、竞争和创造,就不能让一切固有的陈旧的事物把空间填满。对于闯入眼帘的陌生的事物,不能简单粗暴地视为异端邪说,一棍子打死,在空间的运筹上,要善于包容,善于“留、退、让”。对新技术推动产生的艺术形式、艺术现象和艺术探索,要允许看、允许试、允许竞争,和而不同,正所谓“话不能说死,路不能堵死,气不能封死”。

  再次,为一切“改变”腾挪空间。今天的我们身处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事物或形态,变才是唯一永恒的主题。变,就必须有腾挪和回旋的空间;变,就必须预先设置可以容纳未来存在的空间,绝不能是铁板一块,铁屋子一间。中国传统艺术有很多善于腾挪空间、实现艺术创造的例子。老子哲学尚虚、尚无,中国画的至高境界是空灵,都反映了高妙深刻的空间审美观。京剧里面唱腔讲究“气口”,演唱者只有掌握准确的换气位置,把握好停顿的节奏,训练自己得心应手的换气方法,才能使演唱从容不迫、优美动听。越剧中有一种“路头戏”,演员演出时常用赋子,赋子不同于今天的剧本,只是一个提纲和思路,表演时演员根据情况有很大的回旋余地,随时根据后台提示的“马前”(快些)“马后”?(慢些)“弯来”(转回来再演一会儿)进行即兴的唱词增减。改变可能是现存事物的吐故纳新、转化更新,也可能是旧事物的灭亡,为新事物腾挪空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文化风度、精神气度与思想美德。

  最后,为一切“曾经”转换空间。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文化时空是多种时空叠加、互渗、交融的复合体。历史传统在这里延续,未来萌芽在这里生发。我们既要善于为未来打开空间,也要善于为过去的存在转换空间。从历史上看,新的文化形态很少会完全取代和消灭旧的形态,而是把旧的纳入其中,新的带着旧的中有生命力的东西一起往前走。人类文化如人脑结构,从最原始的动物本能到高级的语言逻辑,进化史上各个阶段的文化要素和功能都积淀在里面。传统是一种活的东西,应该引入现代的时空语境和环境中,纳入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由现实的多元的价值主体进行判断、选择、吸取和改造。没有进行时空和价值转换的旧事物不具有现代文化价值,文化传承不是原有文化形态的简单维系和延续,而是要把积淀其中的优质部分择取出来以现代性的转化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新型文化形态和文化格局对接融合。面对当下的现实,我们还要深入研究转化的具体条件、途径、形式和机制,营造有利于转化的文化生态环境,唤醒一切潜在、超越和纯粹的东西,让它们在现代时空中得以浮现,得以新生。

(编辑:胡艳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