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锐评

文艺作品要观照当代现实生活的闪光点

时间:2019年04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 璐
0

  日前举行的2019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发布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现实题材占据最大比重,现实题材作品占比从2016年至2018年稳步上升。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在电视剧领域,还是在电影、网络文学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目光投向现实题材,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扎根生活出精品

  让现实题材熠熠生辉

  在2018年的电影市场中,优秀影片不断涌现,其中现实题材电影表现尤为亮眼。导演尹力介绍,从2018年年初的《无问西东》《红海行动》,到年中的《我不是药神》,再到《无名之辈》《狗十三》等,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也收获了优异的票房,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内容视角实现了从国家到个人的全覆盖。“正是由于这些作品对社会议题的关注,使得它们能够在影视市场熠熠生辉。”尹力说。

  在演员张凯丽看来,从近年来频频“出海”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现实题材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同样受到海外观众的欢迎。“现在很多‘走出去’的作品都是现实题材作品。对海外华人来说,现实题材可以催化他们思乡的情怀。他们通过这些影视剧了解中国的变化,了解我们的生活。”张凯丽说。

  张凯丽曾在20世纪90年代的现实题材精品力作《渴望》中饰演刘慧芳一角,时至今日这一角色仍深入人心。据张凯丽介绍,她参与创作的很多文艺作品都是现实题材作品,正是因为这些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才能够让人铭记于心。她说:“文艺工作者要贴近人民,贴近生活。对我个人来说,我就是受益于现实题材作品的。你跟老百姓走得近,你才能演好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喜爱,久久地留在他们心中。”

  在尹力看来,虽然现实题材在当下影视创作中不断增多,但仍存在受困于资本束缚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幽灵场、买票房等现象。“当前,文艺作品中还存在一些逃避现实、远离现实的现象,有的跳不出一己悲欢,有的架空现实,还有的创作者主动屏蔽现实。”尹力认为,让现实题材丰富多彩,让观众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并能够从个人情感上升到家国情怀,这是当下电影的使命。

  写老百姓的故事

  描绘伟大时代

  “如何表现当代中国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如何把现实题材更踏实更深入地呈现出来,如何观照当代现实生活的闪光点,如何更多地在作品里表现小人物的真善美、正能量,这是我思考的问题。”编剧王丽萍说,她十分珍视“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从《错爱一生》到《保姆》,再到《媳妇的美好时代》,王丽萍在自己的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批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小镇青年、保姆、护士……他们真实善良、乐观向上,打动了荧屏前的观众。王丽萍说,我们身边有无处不在的生活热情和动人故事,创作现实题材作品要求我们深入生活,贴近人民,用最朴素的感情去写老百姓的故事,而不是高高在上。目前她正在为新创作的剧本到农村采风,“我去很多当地的医院、乡村诊所、农民家庭,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的鲜活,给我激情和创作的欲望,时代呼唤现实题材,而文艺创作要求我们投入到更加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她说。

  中国的现实主义精神早已根植文学传统,而在网络文学领域,近年来,现实题材也愈发受到关注。一些文学网站纷纷开始向现实题材创作倾斜,现实题材成为IP改编的主流,热门网络文学作品也不再集中在玄幻等题材上,一批接地气、正能量的作品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在今年发布的“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入围的24部作品中,丁墨的《挚野》、唐家三少的《拥抱谎言拥抱你》、郭羽和刘波的《网络英雄传Ⅱ:引力场》、舞清影的《明月度关山》、罗晓的《大山里的青春》、月壮边疆的《白纸阳光》、吉祥夜的《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等就是反映创业、脱贫、支教等内容的现实题材作品。

  网络文学作家蒋胜男目前也正在创作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太太时代》。它聚焦的是改革开放从1.0的原始累积到2.0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女性们在情感、婚姻、事业等方面遭遇的悲欢离合,以及在时代变局中如何提升自我,突破世俗,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据蒋胜男介绍,她所有的历史题材作品也都被赋予了现实主义的精神,“我的历史小说《燕云台》展现的就是时代变迁下,民族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在对历史的书写中,我最关注的还是书写那个时代的人,古人曾经经历过的困惑、痛苦,与现代人的情感是共通的,是能够超越历史,映照当下的。”

  蒋胜男说:“我们这些网络作家,现实中来自各行各业,以我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和感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字作品,不管采取何种样式的题材和类型去创作,是现实主义形式还是以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都是在记录着这个时代变迁、发展、思索、奋进的实际状况和精神承担。一切网络文学都来源于现实,任何一个题材都必须具备当下时代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获得当下读者的共鸣。”

  在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看来,关注现实题材创作,不局限于描写现实,一个作家必须面向历史,面向未来,让历史告诉未来,让未来引领现实。“关注现实最根本的是对现实立场和现实精神的多元化思考、多元化探索,以及多元性表达,比如你可以写历史题材,只要能把历史当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光华发掘出来,用以引领今天人们的操行准则,我觉得这就是关注现实”。她也认为,文艺创作者对题材有独特把握和驾驭的同时也一定要警惕盲目跟风、一味迎合和大水漫灌式的同类化同质化作品的泛滥。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