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锐评

能工巧匠兼职美育教师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时间:2018年02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言 白
0

  民间艺人于永章在青岛长沙路小学向孩子们传授非遗面塑制作“绝活”的照片去年年底引发网友纷纷点赞,并感慨“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近日,北京市教委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办法》提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可以被吸纳进学校美育教育的兼职队伍中。美育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话题亦时常被关注。

  民间艺人、能工巧匠进校园兼职美育教师,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学校美育教师紧缺问题,是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办法》还鼓励美育兼职教师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以“走教”方式到农村及其他师资紧缺的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这无疑将有利于缓解城市与农村之间艺术教育不平衡的问题。

  当前,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常以“书本”为主,学生们也只能在字里行间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民间艺人、能工巧匠恰好在某些传统文化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艺术造诣,通过教师这一“传道授业”的特殊职业,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更加直观地传输给青少年,扩大传统文化在这一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失为一种传承传统文化的创新之举。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是一个将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有利于深化对现有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长远来看,这或许能够较早让青少年确定自己心之所向,从而树立目标,为之刻苦努力学习。

  美育兼职教师,与近年来大家所熟悉的“传统文化进课堂”“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家名作进校园”等活动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种文化与教育结合的方式,也让教育不但能格物致知,更具备了传承文化的功用。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文教结合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模式,且互动越来越频繁。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5年,上海13家剧团累计在40余所高校和50余所中小学举办了1200余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建成211所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所中小学成为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同时,也加快了同学们走出校园的步伐,“第二课堂”精彩纷呈。上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制浆造纸、雕版印刷、缫茧取丝、手工刺绣、瓷土捏塑等相关主题活动课程,8万多人次中小学生前去体验。去年,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还联合开展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获批,30名北京籍初中生将在故宫专家的口传心授下学艺,通过“3+2+2”培养模式,历经中职、高职,最终获得本科学历。

  以前,我们会问,中华传统文化离今天的孩子有多远?我们会质疑,仅仅是语文课本中的几篇选文,历史教材中的简单叙述,能否唤起孩子对传统文化真正的热爱?而如今,我们看到,传统文化正在以更生动灵活的方式融入到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浸润着他们的心灵。

  去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教育部也与各省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笔者相信,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社会公共艺术机构的积极参与,更多展现传统文化的空间和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一定会向学校和孩子敞开怀抱。另外,传统文化教育贵在持之以恒,成在日常点滴积累,需以多样化的形式常态化地进行,方能使丰富的文化资源从此在孩子们的课堂和生活中真正“活”起来。

(编辑:陈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