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锐评

中国话剧应探索自己的美学体系

时间:2017年09月1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龙吟
0

  我们应该让民众享受话剧艺术本身的魅力,只有在艺术审美上得到大众的认可,中国话剧才算走上正确的艺术之路。

  我认为,中国话剧目前最大问题,是有一个潜在的、唯我正确的戏剧评价思维,符合这个思维的就是好戏,不符合这个思维的就不是好戏。比如对于原创话剧,提倡原创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应该要搞清楚什么是原创,同时,原创也不能是唯一正确的形式,对原创也不应要求唯一的模式。我们前几年提出北京的艺术生产要“原创的、北京的、现在的”,这句话本身没有毛病,提倡也可以,但是如果在操作中形成唯一标准,符合这三条就给支持,不符合这三条的就不支持,其结果就是一些剧团为了能得到支持而“原创”了一些并不好的戏剧,观众根本不买账。

  另外,中国话剧要生存,要融入世界,就必须探索自己的话剧美学。而正确的方法就是在中国传统戏曲基础上,吸取西方的戏剧理念,建立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话剧体系。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借用李默然先生的观点:好的戏剧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消化、融化、变化”。先消化,而不是拒绝;再融化,克服水土不服,最后是变化,使之成为有自己独特魅力的艺术。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当然这不是唯一出路,道路有许多,关键是要敢于反思和创新。而探索建立中国独有的话剧美学体系,是需要由全体话剧人共同努力的。

  (本文为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龙吟在近日举办的“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学术论坛”上的发言节选。本报实习记者邓立峰整理)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