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鉴藏

尊重传统,也要尊重变化

时间:2013年07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百年以上传承发展史、纯手工制作、使用天然原材料,这三个因素似乎是确定“传统工艺美术”属性的必要条件。但是,放眼整个行业,真正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工艺美术品种实在不多了。

  在现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守住纯手工制作这个底线实际很难:宝玉石的雕刻艺人自然愿意使用轻松自如的电动雕刻刀而不去重操过去的水凳;竹木雕刻艺人面对数码扫描仪和机械复制也不可能不动心;陶瓷生产分工的精细化更使一个艺人不太可能参与全程工艺,很多环节早就实现了工业化;即使像刺绣这类几乎离开双手就不成的行业,也出现机绣取代人手的趋势。

  至于说使用“天然原材料”这一底线,其实也屡屡受到冲击。人力对天然材料的加工利用有的不改变它的物理性质,有的却要通过提炼、综合而改变它的物性。像现代陶瓷坯、釉都需经过多次配方才能出现尽善尽美的变化。像北京景泰蓝的鎏金、云南的乌铜走银等也是对天然材料实施化学作用才能使器物表面呈现所预想的艺术效果。而且,类似这种做法在其他工艺美术里也早已存在,似乎不能把它们排除在“传统”之外。

  那么,“传统工艺美术”之“传统”二字该怎么理解?“传统”究竟意味着什么?

  常有人说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中没有中断的一环,是文化的“活化石”。既然承认它是活着的,即一直是以“活态传承”的方式存在着的,就不能算化石。工艺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是“生活的艺术”,也就是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只不过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较偏重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工艺美术既具怡情作用,同时更有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实用功能。严格意义上讲,工艺美术与生活的关联比纯艺术来得更紧密,人们对工艺美术的依赖更突出。

  作为生活的艺术,工艺美术品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生活方式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方面,自然也包括支撑不同行为方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古人有古人的生活方式,今人有今人的生活方式。大约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封闭保守的社会里这种变化周期会长些,开放的社会里生活方式的变化周期更短,差异性也更明显。

  自古及今,从事工艺美术创作或产品设计的人都高度重视生活方式的变化,时刻对周遭生活环境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保持敏感,甚至要对更遥远的“陌生社会”的市场投以关注。任何社会都存在不同的消费群体,工艺美术家的创作和生产也都有明确的针对性。不同的社会分工带来不同的审美风尚;城市与乡村也有不同的流行时尚;受教育程度差异会导致不同的消费心理,其中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诉求方面的差异。正因如此,中国工艺美术史实际包容了各个时代、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生活的艺术”,既是审美的多棱镜,也是包容人们欲求的多棱镜。

  工艺美术要应对的社会变迁还远不是生活方式上的,在许多历史阶段里,政府的干预、新技术的主宰、经济体制的转变、开放的市场、城市化等等,莫不是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甚至是规定工艺美术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

  当我们走近那些以技艺精湛著称的手艺人,还会发现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也是导致工艺美术呈现丰富变化的内部力量。从原始粗陶和商代的原始青瓷如何演化出一部峰峦叠嶂、文明赓续的陶瓷文化史?从最简单的髹涂到刻画、填彩,如何演化出万千风华的大漆综合装饰工艺?这期间是无数人的智慧在步步推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并使每个时代都产生了标志性的审美风尚。从人类学角度看,时代又是超越个人的,任何个人的独创性都被包摄在时代风气之中。

  求新、求变、求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富有创造力的人类的本能,工艺美术只是在顺势而行。《天工开物》所谓“制以时变”讲的也是工艺美术如何顺应时变的发展规律。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包容了无数变化的“传统工艺美术”,今天仍应呈现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它进行圈定、保护、拯救的某些想法和做法,有时只看到了它恒常的一面,而忽视了它本身与生活总是相伴而行的关系。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尊重“传统”,也意味着要尊重“变化”。(邱春林)

(编辑:子木)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