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三代电影人的口述史
http://www.cflac.org.cn    2011-06-27    作者:张 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创立,风云际会《建党伟业》,从此共产主义的信念点燃了神州大地的《星星之火》。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奋起前进,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经过《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和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不断发展壮大,《重庆谈判》为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打下良好基础,在《大决战》中完胜国民党,最终完成了《建国大业》,建立了新中国——这里勾画的是一部党的简史,也正是几代电影人用心血在银幕上书写党的历史,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塑造党的形象的银幕史。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感召着一代代人、一颗颗心。这部历史与艺术的交响变奏还在延伸。在党旗的召唤下,共产党员们为铺就强国之路,奋发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刚刚解放的大上海,有《霓红灯下的哨兵》;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有《英雄儿女》的英勇身姿;在《创业》困难面前,有《铁人》王进喜挥洒的汗水;在史无前例的政治动荡中,有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众多的党员爱岗敬业、公正廉洁,他们秉持着《千万不要忘记》《血,总是热的》,《共和国不会忘记》的庄严使命,在各条战线上书写着火红的誓言。《邓小平》《孔繁森》《咱们的牛百岁》《首席执行官》《第一书记》等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产党人在《生死抉择》《惊涛骇浪》《惊天动地》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通过电影回顾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来之不易,通过难忘的电影画面铭刻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电影人们深知,伴随时代急流涌现出伟大的诗篇,正是他们创作所需的伟大主题。

    日前,由中国文联、中国影协主办的“光辉的历程——纪念建党9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回顾展及创作研讨会”上,电影艺术家们用其独特的艺术感悟力,用饱含深情与激情的回忆和讲演,为我们勾勒了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史诗历程。

    这部伟大的历史与艺术交响的史诗,由三个篇章构成,主创者们就是演奏这些交响的乐手和歌者。“我们坚信电影的魅力!电影能使党的光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电影能使党的信仰和追求令更多人坚定不移!”中国影协主席、著名电影导演李前宽的话引起三代电影人的共鸣,在他们争先恐后的口述中,党史和影史交相辉映,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一个个真实地向我们走来——

电影《开天辟地》剧照

    第一篇章:“与党同龄”(1921-1949)

    主要影片:《开天辟地》《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大决战》等

    主创人员:于蓝、于洋、王晓棠、李歇浦、杨静、王霙等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28年前赴后继,这就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礼炮鸣放28响的由来,整整28年,很多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在战火硝烟之下。在20年前,也就是199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接受了中央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拍摄一部表现建党前后那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的影片,当时叫历史巨片。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当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李歇浦身上,这部影片就是当年曾经引起轰动,被中央领导以及上海市领导称之为建党经典之作的《开天辟地》。20年前电脑三维特技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看到影片中画面很真实,当年李歇浦导演也不像现在满头白发,当时还算中青年导演,这个任务对他来说难度也很大,光选择演员就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

    李歇浦:把党的历史反映在银幕上我们义不容辞。我接到任务感到非常光荣,压力也非常大。因为影片涉及的历史人物比较多,有名有姓的就有66个人,所以我们摄制组墙上贴满了这些历史人物的照片,我们商量怎么才能使这些人物既神似又形似,因为很多人物观众太熟悉了。如果今天拍《开天辟地》的话,可能不会像当年我们拍《开天辟地》的压力那么大,争议那么大。比如如何对待党的主要创始人、“五四”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因为党史界和文学界在陈独秀的问题上有争论,把陈独秀作为第一主角反映,在当时难度是非常大的。

    当时我只有50岁,我觉得拍摄重大题材影片一定要尊重历史。如果这部影片的史学价值站不住脚,也留不下来。当时我们主创人员都抱着一点,一定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反映这段历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尊重历史,但又不能拘泥于历史。

    在《开天辟地》这部电影中,青年毛泽东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不同于那时古月版的毛泽东,这个饰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当时是中央实验话剧院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演员,是在22个备选饰演毛泽东的演员中选定的。正因这部影片,这个饰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现已在几十部影视剧中饰演这位伟人,从《开天辟地》的1921年到《毛泽东在1925》一直到长征中的毛泽东,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他已经开始饰演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他说:“我想一辈子就演好这么一个人物。”这个演员就是王霙。

    王霙:《开天辟地》是我第一次演毛泽东,这段经历我记忆犹新。因为整个创作过程是非常严谨和认真的。记得当时花了3个小时给我化妆,化完后化妆师说太像了,其实我自己对毛主席并不是很了解,也从来没有研究过,所以他们说像,我也不知道怎么像,包括上影厂的领导看我化完妆的样子都很吃惊,让我马上试镜,很快就定下让我来演。当时我还没什么经验,心里特别紧张,压力很大,说句心里话,那时是心里很没底。到今天,20年过去了,我特别感慨:1921年的时候,当时中国共产党是57人,到现在已发展到近8000万人,这是一段光辉的历程,但也是一段艰难的岁月。

    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28年中,多少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像《革命家庭》中于蓝饰演的周莲就是其中一位。在这部影片中于洋和杨静的表演戏份也很重,在很多场合,于洋谈到这部影片更多时候说的是他的“老大姐”于蓝,却很少说到自己的表演。作为一位八路军老战士,于洋对于他参与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总是怀着一颗非常虔诚的心。

电影《革命家庭》剧照

    于洋:我演了很多共产党员的形象,比如《革命家庭》《暴风骤雨》等,我认为电影上表现共产党员形象确实是中国电影诞生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我们这个党发展到今天这么壮大,将近8000万党员,靠的什么?团结全国人民大众有几大法宝?我觉得这就是法宝之一:广泛地团结各个阶层的人。对这些表现党的伟大历史的导演、编剧、演员艺术家们,我是非常尊重,同时我也非常自豪。共产党能使得全国人民尊重、爱戴,有我们的一份功劳,因为我们艺术家是反映了我们党在最艰苦的年代是怎么做的,在建设年代是怎么做的,是形象化表现出来,我觉得这点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在《革命家庭》这部戏里,我非常有幸地扮演了地下党的领导人,这也是我的光荣。

    杨静:1949年从部队转业到北影以来,直到今天我一直是电影战线上的老战士,大概有七八部戏我是主演,基本上是演女民兵、妇女队长,在《革命家庭》中我出演的纺织工人的形象,自己还是很喜爱的,虽然戏份不算多,但是那个小小的可爱的形象一直在我心里,让我的演技也上了一个台阶。我想说的是,我们很多共产党员,一生都是为了追求解放人类的美好事业,我觉得像我这样80多岁的老人,是有一种坚定不可改变的信仰与信念的,到什么时候也是追求解放全人类这美好的一天。

    从《大转折》到《大决战》再到《大进军——大战沪宁杭》,从中原突围一直到解放海南岛,这些解放战争光辉的史实,用银幕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副厂长的王晓棠为这3部影片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特别是作为《大转折》和《大决战》的出品人和艺术总监,有人说这几部影片是王厂长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的。

    王晓棠:《大决战》辽沈、淮海、平津3部6集1991年拍摄完成,这对于八一厂来讲就是个大战役。在它将要完成的时候,1991年12月,中央军委又向我们下达了拍《大决战》之前的《大转折》,和《大决战》之后的《大进军》系列的任务。《大转折》包括两部分,上部叫《鏖战鲁西南》,下部叫《挺进大别山》,军委指示这部片子一定要拍好,因为毛主席说过如果没有大转折,可能解放战争就不会是3年,可能更长。这样下达了任务之后,《大转折》和《大进军》是要齐头并进。记得摄制组所查阅的电报历史资料,就有7000多万字,而后就沿着当年这几部片子所需要反映的战役的路线去采访,一共是21个省市,这是一场鏖战。拍摄过程中7个军区都有动员,一共是135万人,如果仅仅是八一厂是绝对拍不了的,当时除了我们的军委副主席和一些史学家、军事学家和一些专家,组成了审片领导小组。分镜头剧本,都由刘华清副主席和当时的老首长一起,一篇一篇讨论。

    我没有参加过战争,是解放以后党和军队培养起来的,当然我们现在没有再受到敌人严刑拷打,但是在没有硝烟的和平时代,仍然存在着你对信仰是否背叛,你是不是还记得你当年参军的时候是怎么向组织表态的,是不是还记得你入党的时候是怎么宣誓的。我觉得对我来说,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生活在盛世的今天,我没有别的希望,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还能够继续为人民做些什么,我是否能时刻记得正是由于革命先烈牺牲了性命,我才享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

    说到信仰,90岁高龄的于蓝说正是信仰让她一辈子跟党走。当时还是少女的她徒步到延安,1938年入党,于蓝在银幕和生活当中扮演和实践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展现着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王晓棠对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回忆,让于蓝浮想联篇。她说,就是在解放战争隆隆炮声响起的时候,我们的革命烈士在白公馆正忍受着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怀着对党的信仰坚强不屈。谁都知道,这就是于蓝在《烈火中永生》中塑造的江姐。

    于蓝:我是1921年诞生,我觉得我是很幸福的,这一年中国就有一盏明灯,这一盏明灯就是中国共产党,使得我们有了希望,有了指引。这盏灯是中华民族的希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又在共产党这盏明灯指引下共同前进,才有了我们大家现在和谐安康的生活。我想江姐和我是同年生人,但是她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全国就要解放、大西南就要解放时,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觉得这个人非常伟大,当时不止她一个人,还有徐建业,还有那么多英烈和他们一起光荣就义了,他们就是钢铁铸成的共产党人,所以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参加这部影片的拍摄,当然我们的编剧和导演他们同样有这样的感想,他们同样敬佩这些人物的精神,我们只是反映,我们还差得很远,但是人民很宽容,还感谢我们,还夸奖我们,所以我们真是无上的光荣。

电影《创业》剧照

    第二篇章:“红色情结”(1949-1978)

    主要影片:《开国大典》《创业》《周恩来》等

    主创人员:李前宽、肖桂云、刘星、张连文、丁荫楠、王铁成等

    电影《烈火中永生》和《开国大典》有一个历史的交叉,当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牢房里绣红旗的时候,正是李前宽和肖桂云表现《开国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刻。真实的历史并非是江姐绣的红旗,而是3位男党员捧着被面做的红旗,但是他们不知道5颗星是怎么摆的,于是他们猜想着肯定是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大星在中间,工农兵商在周围,那面红旗现在还在博物馆里。《开国大典》的导演李前宽、肖桂云,编剧之一刘星都有这样的“红色情结”。

    李前宽:我们心中都有“红色情结”,这个情结就是我们对党的崇高理想,我们不是从筹备《开国大典》才开始的,其实再远一点说,是“文革”以后拍摄的一部反映“文革”的电影中,一直以来酝酿心中的一个金色的梦,特别想在大银幕上再现这个历史画卷。但是导演如何调用资源通过艺术的形象在银幕上书写史实?我觉得作为导演,这种心境的情结是很重要的,我想导演是这样,演员更是这样,所以可以看出一个党用生命创造共和国是多么不易,所以说情结是很重要的。

    肖桂云:应该说我们的创作生涯跟党的历史、跟我们的生活都是紧密相连的,李前宽谈到的梦有一种思想感情在里面的,当1968年我们在新婚之前商量选一个重大的日子能够值得纪念的时候,我们两个不约而同地想到10月1日,那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在那个时候绝想不到20年后我们拍摄了《开国大典》,所以这个感情的积累不是说要拍《开国大典》时才开始的,它是一种长期的积累,一种感情的存在,才能够出现这样的作品。

    刘星: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28年战争,30年建设,32年改革开放,应该说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成果就是造就了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总结起来其实就是:首先,要有大事件;其次,必须有生动的细节。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就是每个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书写的,我交给自己一个重要的任务,继续书写下去吧,因为我们党是值得书写的。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是何等的气概,电影《创业》表现的正是从1949年到1964年“十月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的那段历史,而《创业》本身也是在中国电影史上可书、可写、可圈、可点的一部影片。主演张连文拍这个戏的时候,是在寒冬腊月跳到水泥池里,他成功饰演的周挺山是那个时代工农兵的代表。

    张连文:拍摄这部影片是“文革”时,条件很艰苦,而且拍片要求一切真实。真实的铁人王进喜带头跳进了水泥池,用自己的身体把水泥和匀了。我们也照样复原当时的场景,谁也不知道水泥遇到水的时候会热,把我们的皮肤都灼伤了,当时我们拍摄的时候没有什么保护措施,但是所有演员都跳下去,拍这场戏的时候大家义无反顾,我现在听到这段音乐还依然很激动。

    20年前,一部影片震惊了中国影坛,乃至世界影坛,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形象,在每个人心目当中都非常熟悉,当导演丁荫楠和主演王铁成把崭新的周恩来形象塑造在银幕上的时候,十几亿中国人民都相信这就是周恩来。丁荫楠导演曾多次把历史人物搬上大银幕,《周恩来》无疑是其中最生动、最具体、也最完美地表现了一位伟人的电影。这部影片只表现了周恩来最后的10年,但是这10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10年,又是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10年。

    丁荫楠:为什么我们拍的是老年的周恩来?一个是因为老年周恩来给大家的印象最深,因为我们亲身经历与记忆就是老年的周恩来。更重要的是在“文革”困难复杂的境地当中,周恩来是最突出的,也是有很大牺牲的。我们用传记片的方式来拍摄这一段,其实也是在反思这段历史。我认为领袖的生活就是有魅力的,他们的生活不用想象、不用夸张,关键就是靠演员的塑造。为什么选择王铁成,他当时是中国儿艺的演员,已经演了15年的戏,舞台经验没得说,关键是我作为导演选演员,看中的是王铁成的演技,我总认为好演员是天才,别的可以学,表演学不来,他一辈子就演一个人物,而且他成功了。

    王铁成:谈《周恩来》这部电影,一辈子也说不完。我与丁荫楠的想法是一样的,选择拍摄“文革”中的周恩来是人民的需要、党的需要。就像丁荫楠的观点,领袖人物的电影,用不着艺术加工,把他的生活展示出来就是很好的戏,这一点我觉得也是电影《周恩来》成功的原因。演《周恩来》到现在过去20年了,周恩来精神就是支撑我生活和做人的精神支柱。这是我作为演员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电影《惊涛骇浪》剧照

 

  第三篇章:“时代楷模”(1978-2011)

    主要影片:《孔繁森》《惊涛骇浪》《惊天动地》等

    主创人员:陈国星、伊春德、岳红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周恩来就是我们全体共产党员的形象代表,因为有周恩来这样的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干部,才有了像孔繁森这样的干部。孔繁森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藏族同胞,为民族团结,为共产党人形象塑造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孔繁森是一个地市级的干部,这样的干部在中国银幕上过去很少看到,导演陈国星从《孔繁森》到《第一书记》再到《郭明义》,如何拍摄新时期共产党员,他自有一番心得。

    陈国星:我是跟着这些前辈,我们的老师们学习一点一点拍下来的。我非常同意李前宽导演的观点,第一要正视历史,第二要认真研究你要表达的人和事,以及他在历史当中的因果关系。我觉得做导演其实非常辛苦,尤其是想不仅光为了完成一个任务,随便把英模简单呈现。如果你真想把他拍好的话,在电影背后,导演和他的创作团队要花费巨大的心血。我一直很感恩我自己还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够拍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把他们介绍给更多人,也让我自己受益匪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30年当中,我们国家发生了两件大事不得不提,一件是1998年抗洪,一件是2008年抗震。在这些重大事件面前,我们的电影人都迅速反应拍摄电影:一部《惊涛骇浪》,一部《惊天动地》。而青年演员伊春德正因《惊涛骇浪》入围华表奖和百花奖。

    伊春德: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是那段记忆依然难忘。在《惊涛骇浪》中我扮演的是大学生,我们在抗洪前线,有一天早上,从五六点钟叫我们到工地上,就是为了拍半夜的戏,当时所有的演员都精疲力尽了,因为耗了一天了,也没有戏,就是为了拍晚上的夜戏,但是当我们走上大堤的时候,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亮的,太兴奋了,我们想到了在新闻看到的那些军人、学生以及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共产党员的身影,想到他们无私无畏的付出,我们再累也是应该的。

电影《惊天动地》剧照

    作为金鸡奖影后,岳红在《惊天动地》中的表演动人万分,在影片中她就是北川、汶川的县长、县委书记在那场生命大营救当中的共同化身,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精彩缩影。

    岳红:我们拍摄《惊天动地》的电影,是要展现在地震面前、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大爱。让大家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地震之后就迅速建立新的城市,除了我们国家能够做到,其他国家很难。这个大家可能和我都有同样的感受,拍摄条件很艰苦,但是我想每个人跟我都是一样的,怀着奉献的精神在奋斗,电影是我们的事业,不管过去、今天还是将来,我都努力地、认真地工作,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努力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坚信电影的魅力!”这是老中青三代电影艺术家共同的心声。回顾革命历史的电影,重温党的伟大足迹,见证银幕上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总结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成就,必将振奋精神,坚定信仰,激励艺术家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视精品,谱写中国电影事业的新篇章。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