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一部非常好看的主旋律电影
http://www.cflac.org.cn    2011-06-10    作者: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怎样才能锻造出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电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回答。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凭借精彩的剧情和豪华的演员阵容,取得了4.2亿元的总票房,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不好卖座的怪圈。时隔两年,为献礼建党90周年而摄制的影片《建党伟业》试图更上一层楼,在进一步强化思想性和可看性的同时,一改过去特型演员一统主旋律影片天下的传统,邀请了刘烨、陈坤、张嘉译、冯远征等明星出演党的领导人,一时间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成为献礼建党90周年影片中的重头大戏。

    6月8日下午,《建党伟业》在京举行了隆重的首映新闻发布会,导演韩三平、黄建新携周润发、刘烨、冯远征、李沁、董洁、叶璇、聂远、刘涛、何平等主演集体亮相,对这部即将于6月15日在全国公映的影片表达了各自的心声。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开门见山地表示:“《建党伟业》要比《建国大业》拍得更好。”对于这部全景展现1911年到1921年10年间大时代风云变幻的大制作影片,韩三平如此评价,“我们有责任用电影的方式来表现那个战乱纷繁的时代,展现那段惊天动地的历史。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做大事、年纪轻轻便丢性命的时代——那时的年轻人志向远大而意志坚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我们所表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就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一批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大任的年轻共产党员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

    该片导演黄建新则希望《建党伟业》能够成为中国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于这部耗时一年多方才完成的影片,黄建新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前期查史料、研究细节的过程就耗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大的框架一边拍一边改,前后易稿40次。像《建党伟业》这样的影片其实很难拍,要有艺术创新,要编好细节,要展现出时代氛围,还要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趣味。对于我们来说,拍摄《建党伟业》的经历,其实也是重温和学习当年那段历史的过程。”

    演员刘烨在谈到自己饰演《建党伟业》的中心人物毛泽东时表示:“在拍摄《建党伟业》之前,毛主席在我心里是领袖、伟人;在拍完《建党伟业》之后,我对毛主席的理解更加全面、更为立体了。扮演毛主席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他那种坚持的精神和心怀天下的气度——他曾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前往北平求学,也曾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饰演杨开慧的年轻演员李沁则用简单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当年的理想,而我们的理想就是在今天继续他们的信念。”陈独秀的扮演者冯远征则真诚地说:“《建党伟业》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主旋律电影,也是一部能够让你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影片。”

    长达一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不乏深刻的思索、慷慨的陈词,当然也少不了轻松的段落。重量级嘉宾周润发就延续了他一贯的幽默本色,一上台就“大吐苦水”:“为了更接近老年袁世凯瘦削的外形,我在进组之前连续很多天不吃饭,全靠喝水补充能量,结果整整减了5公斤。”周润发笑着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必须住得离医院近一点。”随后周润发又透露了自己同“段祺瑞”、“冯国璋”配戏时的经历,“和赵本山、冯巩这些喜剧高手一起演戏的时候,我总是会被他们逗笑,后来我就反思袁世凯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就是因为他这几个手下太不严肃、太不认真了。”

    主创们的肺腑心声几乎已将影片的全貌拼接成形,那么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后的《建党伟业》究竟会展现怎样一个波澜壮阔、动人心魄的伟大时代,又将表现怎样一群意气风发、抛头颅洒热血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谜底,将在6月15日公映日揭晓。

电影《建党伟业》剧照

一个传奇的诞生

黄建新(电影《建党伟业》导演)

    电影《建党伟业》拍摄的最大难度在于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纷繁复杂,既不能有大的史实硬伤,又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氛围,更不能完全忽视观众们的品位。众口虽然难调,但是缺任何一味却是万万不可。所以,拍摄前期我们用了一年时间研究史料和细节,一边拍一边改,最后改了40稿。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对历史重温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完美地在银幕上展现出这段让人心潮澎湃的历史。

    理想主义的主创团队

    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是带着理想主义的热情参与到爱国运动中的,动机是纯粹的、信念是单纯的、表情是阳光的,正是这部电影最能触动观众心灵的地方。今天看来,电影中的年轻人都是“19世纪的80后和90后”,现在却是“20世纪的80后和90后”来诠释他们。和100年前一样,今天的参演演员们同样充满激情,他们演完游行、演讲等戏份儿后,常常喊到嗓子嘶哑。我们的主创团队好多也是年轻人,他们有激情,也有许多想法,这一点保证了历史题材电影和当代人审美习惯的结合。

    吴彦祖中文不好,第一次见到胡适的台词就想打退堂鼓,我“威胁”他:“现在新闻已经发出去了,全中国人都知道你要演胡适了。”他还真被吓住了:“那我现在赶紧开始背词吧。”等他试妆后到现场,已经剪短了头发,戴上了眼镜,与胡适的气质非常相像。吴彦祖还带来自己在美国专门购买的《胡适传记》,以示自己做好了“功课”。廖凡在影片里扮演朱德,拍戏的时候从马上摔了下来,肩部的韧带撕裂,打了12个钢钉。但他还是坚持拍了7天,拍完戏份儿才回医院,医生说他是“神经病”,韧带断了也不抓紧时间治疗。我们知道这件事后都非常感动,在此向这些敬业的演员表示深深感谢。

    动剪子和动脑子

    《建党伟业》有名有姓的演员有170多位,比《建国大业》还要多,光是拉出片尾的演员字幕就要很长时间。拍《建国大业》时,我提前一个月才进组,时间紧张,除了几个主角外,其他演员经常是根据档期来确定戏份儿,谁有档期谁过来,随时可能调整。但《建党伟业》的拍摄时间较充裕,确定演员基本按照形象、演技和表演风格来综合考虑,谁合适就用谁,这一点保证了角色的魅力。《建党伟业》其实是我们和演员共同完成的一个整体性的人物塑造过程。

    在后期制作阶段,也是因为影片整体需要,有一些人的戏份儿被剪掉,并不是他们演得不好,而是我们需要种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演员们的表演闪光点太多,在取舍的时候只能舍弃主线以外的部分。剪片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不仅是出于对电影本身的考虑,而且也要考虑对历史本身的维护。

    众人拾柴火焰高

    《建党伟业》应该是近年来表现群众场面最大的影片,其中仅“五四”运动一场戏就有上万群众演员参与,光群众演员的费用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片尾字幕包括演员在内有超过1000人,大家笑称“这是一艘航空母舰”。这部电影的副导演有10位,我们还请了李少红、沈东和陆川3位导演来助阵。《建党伟业》的拍摄分成AB组,B组交给这3位导演掌控,李少红负责拍摄在俄罗斯取景的部分,沈东负责朱德指挥的一场战争戏,陆川负责“五四”运动的一部分场次,他们拍摄的戏加起来大约有10分钟。《建党伟业》拍摄将近5个月,B组工作20天左右,全片加起来光拍摄就有180天,今年1月才开始做后期。

    我和韩三平的分工在前期都会商量好,我在现场控制,他忙完事务性工作后有空就来现场。经过我们集体的努力,180天的汗水浓缩成125分钟左右的成片,这是众多电影人共同努力的结晶。

    观众是必须尊重的

    有人说,无论看《建国大业》还是《建党伟业》,最大的兴趣就是去看明星。我觉得这很好,既然在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众口难调,那就充分体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群众情结,观众愿意冲着谁去都行,哪怕是闲着没事儿从影院路过,心中一动,进去看场电影也行。《建国大业》上映后就是这样,许多人原本只为了看明星,后来发现电影里还有好多其他东西,能让人回味,能让人温故知新。观众们只要有了这种感受,就挺好。现在的《建党伟业》从细节方面我们处理得更加面面俱到,更加吸引观众。有一段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戏,剧组的女孩子看过以后说很浪漫。我们用现在的审美观重塑了100年前的浪漫感觉,这样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