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艺术家 共答全媒体时代文艺之问
艺术交流 VOL.《艺术交流》|张亚萌 杨 阳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艺术家 共答全媒体时代文艺之问
——记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
开幕式嘉宾及专家合影

开幕式现场

小组讨论现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屹(右二)和吴志良(左二)、王英伟(右一)、王吉隆(左一)共同开启水晶球,为论坛揭幕。

小组讨论现场
  “我们曾生长于农业文明时代,感受到它的温厚与保守、纯朴与恒常,我们却也在现代化的浪涛之中拼搏奋斗,才在工业文明中有一席生存之地。然而在我们刚可以喘一口气的当下,资讯时代、网络会、AI世纪来临了。”台湾作家杨渡所感受的,是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全媒体时代的人的“通感”。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8.29亿、手机网民接近8.17亿——在“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扑面而来的当下, 6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文联、澳门基金会主办的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举办,以“全媒体时代的艺术与文学”为题,广邀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学者艺术家共答全媒体时代文艺之问。
  全媒体时代来得猝不及防。仿佛一夜之间,“传播”便不再是纸媒、广播和电视的专属行为。互联网的强大力量,让“媒体”的定义失去了边界,也使“传播”不再局限于单方面的资讯释放,而是提供了多种途径的互动式的交流。“全媒体给文学和艺术带来的必然是下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说。
  文学与全媒体的融合极为典型——如今,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能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与韩国电视剧并称当今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以前我们这一代看韩剧、日本漫画,现在美国人也开始看我们的网络连载文学,因为载体不一样了:人人都有手机,小说上传到网络上一分钟,可能就有上万人能看到。”网络作家黄卫认为,“仓廪实而能看闲书”,也是全媒体时代文艺生态剧变的物质基础。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多地,电子书、有声书、电子杂志等新媒介,已与已有的出版模式分庭抗礼,甚至成为华文地区出版业界新的红海。
  据中国作协会员、澳门文化工作者吕志鹏介绍,澳门于2013年开始推出的“澳门文学地区”系列结合了多种不同艺术形式:沙画、影像、音乐和文学朗读……组合成多媒体文学片《青洲旧梦》;2017年,莲花卫视组织的“读澳门”活动在岗顶剧院等文化建筑中,通过朗诵、诗歌、散文、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集合音与画的美感,传播和展现澳门多元文化特质。澳门创作人、澳门笔会理事陆奥雷亦说,澳门笔会成员近十年多次举办摄影与诗歌相关的展览,作家寂然、李尔、李宇梁等小说改编为《月黑风高变虫记》 《异色童话》《乱世童话》等舞台作品,陆奥雷、懿灵的诗作被引用到葡萄牙南方剧团《故事的旅行·澳门篇》中,为澳门文学在其他艺术形式上的利用与转化开拓了方向。
  文学借助其他艺术媒介得到生命的延续,而全媒体更使文学得到受众的拓展——喜马拉雅等音讯平台在全媒体时代凭借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渴望解放感官、低成本高效率、时时伴随等天然优势,在这个时代得到巨大发展。据喜马拉雅副总裁、总编辑周晓晗介绍,有70 %的用户会在平台上听有声书,“用户平均听书时间由每天两小时到3小时的时间突破,代表了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也就是读者对文学、艺术的获取渴望,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多么值得振奋人心。”她说。
  “全媒体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使交互没有界限,传播无处不在,交互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人人都可以成为接受者和评论家。连环画与大众的关系极为紧密,也极容易建立和实现交互关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画家李晨从2010年开始做架上连环画。他认为,把连环画用架上的方式呈现,可以借助画幅上的优势,更加深入地传达出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解决艺术家用来表现物象的精神品格问题。“走进展厅的连环画不仅仅增强了传播的覆盖力度,也实现了全媒体时代伴随传播而来的交互体验。”李晨说。
  吕志鹏认为,全媒体时代可以说是由精英走向大众的时代,文艺难以避免碎片化。因而短小篇幅、语言的直白和生活化将是文学与艺术的一种趋势。“互联网与文学、艺术,是一对很有意思的朋友,文学艺术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便已出现,而互联网是人类科技极盛时期的产物,它们一个家学源长、历久弥新;一个初生牛犊、势如破竹。而在今天网络发展至4G,即将迈入5G时代的时候,我们看到它们密不可分,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样态。”周晓晗说。
  “我们无意识地参与文艺作品的欣赏过程时,大数据就会反馈上去,而读者/受众至上的可怕之处在于,缺少思考的人就会被操控——受众参与变成了被受众操控”,当下许鞍华正在导演创作的电影《第一炉香》,因为男女主角的选角而被网友吐槽为“第一炉钢”,许鞍华必须在拍摄过程中给演员做更多的心理指导——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以此为例说,当文艺工作者还没有完成作品的时候,可能网络群众就已经参与了创作的过程。
  何冀平在创作《天下第一楼》的时候,是“人找资讯”:她走遍北京东西南北城的大杂院去访问三教九流;在北京南城荒僻的小胡同里,她找到正宗挂炉烤鸭的第三代传人田文宽。田文宽把何冀平带进了全聚德烤鸭店,她便开始在后厨体验生活。烤炉前的“体验生活”为何冀平打开了一个迷人的新世界,为了听懂厨师间的“行话”,她专门去学习烹饪,还考下了二级厨师证书。而在如今这个“资讯找人”的时代,创作《明月几时有》 ,她和许鞍华看了三米厚的资料,“很多人看到电影最后梁家辉那一段都很感动——当年的游击队多数不在了,留下的零星几个人是当年十来岁的‘小鬼队’,现在他们就是开的士、做商贩的普通人,住在香港拥挤的窄街旧楼里,当年出生入死,如今没名没姓,一点不埋怨,一句‘都得吃饭嘛!’就是心态”——资料太多,何冀平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物、被人物吸引,选取一些真实事件和人物,集中、变化、添加、突显,重组人物关系,重塑人物性格。“我创作的黄金时期,正是出版业蓬勃发展、绘本产业方兴未艾的时期,是全媒体到来之前的预热期。”李晨认为,在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艺术全球化、视觉艺术图像多元化时代,手绘连环画所涉及对现实主义的新认知,将传统连环画的创作精神融入对新的社会生活的切入和转换,使手绘连环画这一有着传统形态的画种,因为保留了天然、无法复制的手工塑痕而能够持续刷新视觉经验,进而保持鲜活温暖的艺术生命力。它来自于慢生活时代,也来自最真切的生活,所以在今天,仍然可以触碰到人们内心最温柔的角落,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在全媒体时代,文字的跨越传播已不是什么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影响的广度可以靠标题党式的哗众取宠轻易获得,然而创作的深度,最终决定作品的持久度。”中国作协会员、澳门笔会理事袁绍珊说。周晓晗认为,内容为王的时代,文艺工作者不必排斥、也不必惧怕互联网的到来,双方都需要“三心二意”:良心、匠心、敬畏心,以及诚意与善意。“或许艺术家在创作中越不考虑读者,才越有可能从历史上下来。”许子东说。
  “不断变动,是我们的恒常。漂泊流浪,是我们的居所。”杨渡说,因为生活于巨变的时代,我们得以比较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网络时代与传统文明的关系,我们得以感受那变迁时的疼痛与欢欣、孤独与喧哗、勇气与脆弱、人性与人心的幽微。
  专家观点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一树梅花一放翁
  在我小时候,所有的文学和艺术创作背后都是大人物,他们创作出来的都是伟大的作品、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感情、伟大的审美,以及伟大的一切。那时,我们完全无法想象会有人人都可以参与创作的互联网文学,会有人人都可以发布的自媒体,会有“弹幕”这样的评论,会有作者根据读者实时评论而改动作品的文学创作。所以,文学艺术确实在“下移” ——由原来的精英的创作、欣赏变成了大众的创作、欣赏,“下移”可以拓宽视野和情感。
  全媒体可能让文学和艺术失去纯粹性、想象力和抽象的能力。中国人的审美是趋向于留白的,所以文学艺术的审美都要留白,留白的部分就是想象的空间,现在全媒体的问题是把所有的白都给填满了,填满就意味着表现力的加强吗?有的时候还真不是,甚至还把表现力弱化了,因为原来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了,虚的东西变成实的了,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怎样在全媒体时代,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文学艺术属于精英的时候,自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文以载道”的道德追求和价值感,但是现在是人人都可以发言的时代,这样的属性就会下降,会不会就变成一种纯粹的个人情感的宣泄、个人价值观的宣泄?
  媒体可以全,但个人的心灵必须独特,就如同陆游在《梅花绝句》中所言,“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何冀平(中国文联全委、中国剧协理事)
创作在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对文学艺术,尤其电影、电视产生极大影响,如何看待全媒体对电影电视行业的发展和影响至关重要。我作为一个同时兼顾影、视、舞台、文学的综合创作人,要适应新潮流,善用全媒体对文学艺术拓展的有利因素,知晓全媒体对文学艺术创作的不利影响,知晓应该如何顺时而行。
  创作者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作为一个艺术文学的创作者,身处的位置肩负重任,要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适应新时代并为其提供精神力量的创作者。

吕志鹏(中国作协会员、澳门文化工作者)
全媒体时代下的澳门文学发展
  经济的急速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手捧一本书,呷上半杯茶,浮生偷闲生活已不是什么小资风情,而是已经切切实实地落到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手机、电脑、电影、电子游戏、电视剧、脸书、微信,一些我们已熟知的生活模式不管如何都在瓦解着过去吸取知识的模式。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在纸本上阅读?要知道这并不代表着文学的衰落,反而是文学传播形式的调整,这正像当年人类的文学由语言传播转为文字传播一样,以后的创作者与全媒体不可能不发生关系,这亦是新一代的作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杨渡(台湾“中华新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作家)
我们的时代还有许多故事,等待述说
  现代化主要有两大特征:工业化和都市化。如果一百年的时间,人口慢慢向都市集中,一个现代化都市或许来得及建设。但在十几二十年内,人口两倍三倍暴增,都市的交通、医疗、教育、住宅乃至食物供应等,怎么可能负荷?上世纪80年代台北市的交通堵塞、医疗纠纷、房地产泡沫、社会冲突等,都源自于此。
  然而,也正是透过写作的反省,我找到了救赎的力量。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是目睹且切肤地感受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之痛。这一过程中,人性的变化如此细致,人心的疼痛如此幽微,价值的扭曲如此剧烈,人口的迁徙如此庞大,社会的结构如此巨变,都市的建设如此快速,旧的已经消逝,新的不断演化。

陆奥雷(澳门创作人、澳门笔会理事)
全媒体时代澳门文学传播的一些基本情况
  文学与传播从来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吸引别人读一本好书,往往是一本好书生成以后、一个好作者出现以后,需要及时处理的事情。我们很难用阅读来推广阅读,不可能要求不看文字的人看你用文字和文学的方式来进行的任何宣传。要推广写作和文学,最需要的始终是跨界的、切合时代的方式。只有把那些不看书的人吸引进来,文学的刻板印象才能逐渐被打破。

周晓晗(喜马拉雅副总裁、总编辑)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和艺术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将文学的创作碎片化了。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并不够全面。并不是互联网技术将文学的创作碎片化,而是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一部分没有办法深度阅读、持久阅读的读者,转向碎片化的方式,来延续自己的阅读习惯。当下好的文学创作生产和所有的商品一样,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不再是供不应求,而是供大于求。这样的环境,也要求文学的创作者生产者更多地考虑读者的需求。

龚刚(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学术总监、中文系教授)
全媒体时代的文艺发展与创新——以新性灵诗派的形成为例
  自从1917年初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以来,中国现代新诗已经度过了百岁生日。100年来走过的路,是崎岖坎坷的,也是成果辉煌的。一代代新诗人筚路蓝缕,不懈探索,使现代诗在古老的中华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发展起来。我们敬仰前辈们的努力,从他们的诗艺中汲取营养。同时,我们也在反思中国现代诗面临的困境。100年过去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现代诗尚未足够成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依然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尤其是在当代,网络诗歌繁盛,几乎人人可以写诗,也导致诗作良莠不齐,诗艺和立意均出现了各种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从古今中外的诗论里寻求理论支撑,从以七剑诗群为主的诗歌创作中寻求实践支撑,提出了新性灵主义诗学。

周蕙心(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
当下生态与未来面向:香港艺发局的角色定位与艺术推展策略
  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于1995年成立,是政府制定全方位发展香港艺术政策的法定机构。艺发局的角色包括资助、倡议、推广及发展、策划活动等。
  艺发局致力扶植具潜质的艺团,除了给予一、二、三年度资助支持其运作的活动经费外,今年更新设独立平台“优秀艺团计划”,通过五年资助,进一步培养本地专业艺术团体和艺术工作者卓越成长。本局亦设有计划资助,让艺术家开展不同类型的艺术计划。近年,我们的艺术家在海外交流的机会大增,政府亦随之大力支持本局的文化交流资助,让更多艺术家走出去。为联结社会各界,鼓励民间参与,本局特别成立配对资助计划,吸引更多企业赞助及私人捐款,以最高“一比一倍半”的捐助比例资助艺团,期望进一步促进艺术发展。

李晨(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画家)
全媒体时代的连环画创作
  在全媒体时代,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机会都是均等的,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进行自我更新或者替换,都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推动的,连环画也不例外。全媒体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也带来了淹没在艺术多元化的汪洋大海中的风险。因此,如何利用好新的传播方式,如何在时代大潮中站稳脚跟,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至关重要的。

袁绍珊(中国作协会员、澳门笔会理事)
游移的边界:全媒体时代澳门文学的跨域传播
  澳门文学的独特之处,不是提供一个边缘位置去反观中国文学史这个中心;它是一个多元文化冲击而成的三角洲——我们立足其上,得以清楚看见内地及港台文学的风向水流,如何碰撞、汇总、融合,沉淀出肥沃的创作土壤。
  澳门文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纯文学可以达致极。稿费低、零版税、图书市场小、缺乏发行通路,让全职写作变成天方夜谭;但正因为没有销售压力,更让以个人或社团名义向政府申请资助的独立出版十分盛行,言论相对自由,澳门作家有绝佳的条件和视角,用最不考虑市场的纯文学方式,触及华文作家较少关注的主题。

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联盟
  2017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是创新发展的源头。大湾区需求互补,推进产业资源共享,推动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设计联盟,推动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
  艺术设计引领创新发展,我们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QQ截图20191218095852.png
VOL.2/2019
QQ截图20191218093517.png
VOL.1/2019
1.png
VOL.4/2018
1.png
VOL.3/2018
VOL.2/2018
VOL.2/2018
1.png
VOL.1/2018
VOL.4/2017
VOL.4/2017
VOL.3/2017
VOL.3/2017
VOL.2/2017
VOL.2/2017
VOL.1/2017
VOL.1/2017
VOL.1/2014
VOL.1/2014
2013_4
VOL.4/2013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