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粤北第一古郡看“古堡”
艺术交流 VOL.01/2017|刘照丁

   

 

变迁·韵律 于志新 

 

始兴县顿岗镇竹苞松茂围 张安华 

 

承载·古榕 侯智宽 

  中国广东省始兴县置县于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距今有1750多年的历史,是粤北第一古郡。在这片2174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至今耸立着249座客家“围楼”。有人说,这些“围楼”与福建“土楼”、广东开平“碉楼”一起,堪称中国式“古堡”奇观。由此,这个千年古县也被称为“中国围楼之乡”。

  说起“古堡”,许多人自然会想到欧洲的城堡。欧洲城堡的鼎盛时期是公元1066年至1400年,是贵族为争夺土地、粮食、牲畜、人口不断爆发战争而修建的,它以神秘、财富、复仇、浪漫爱情等关键词填充其故事内涵,吸引不少人前往探究其奥秘。

  其实,类似“古堡”式的建筑在中国并不鲜见,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在中国西藏拉萨建造的布达拉宫,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堡”。还有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福建、江西、广东客家地区,始建于公元769年的土楼,也可称作是中国式“古堡”建筑的代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欧洲“古堡”和中国式“古堡”之所以称为“堡”,是之于两个共同的特征,即建筑坚固和利于防御。正所谓“堡”者,堡垒也。不同之处是建造材质和外表形式,还有就是用途的变异。欧洲“古堡”的城墙大部分是柱石建筑,外表有“古典柱式”“罗马式”等,用途上既为防御,也用于扩张领土,使用者皆为上层贵族。而中国式“古堡”的建材则强调就地取材,由土、石、砖、木融合建造,用途上主要是防御,此外还用于居民生活,使用者既有权贵,也有平民百姓。可见,同是“古堡”,却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质。

  现存于粤北第一古郡始兴县的“古堡”,应是中国式“古堡”的一种,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围楼”。这种“围楼”始于东汉时期的“坞堡”,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清进入鼎盛阶段。“围楼”建材主要是泥、沙、砖、石、木、瓦等,全部就地取材,通过混生泥胚加入黄糖、糯米浆、竹片、三合土、茅草等码砌而成。“围楼”建筑占地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以上,平面布局有“口字型”“二字型”“十字形”“品字形”“凹字形”“回字形”“圆角型”“器字型”“国字型”“组合型”等。“围楼”高三至五层,墙厚有8.24米的,最薄的也有35厘米,可抵御土枪、土炮猛烈的攻击;二层以上墙面设置了数个瞭望射击孔,起守护的作用。“围楼”内设有厅堂、住房、厨房、储粮房、磨坊、柴草房、牲畜房、武器弹药房、水井、厕所等,可供居民生活与守楼用。当地民间对这种古建筑称之为炮楼、角楼、箭楼、碉堡、古堡等。

  该县最大的“围楼”是“满堂客家大围”,占地面积为13000多平方米;大围位于县城南约70公里的隘子镇,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竣工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历时28年,是当地富豪官乾荣为保护家族和乡亲安宁所建;更为神奇的是,该“围楼”选址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用“水浸千年松”作地基,由上、中、下三个小围楼组合构成,内有4个前后大院、32个大小厅堂、16个小天井、4口水井和777间房,被称为“岭南第一围”。该县最小的“围楼”位于县城南约6公里,名“水田坝细围”,占地面积仅16平方米,高5层,用河卵石垒砌而成,是当年水田坝村民为躲避贼匪之害集资建造的。

  始兴“围楼”的兴盛源于当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历史上,由于中原战乱频繁,百姓民不聊生,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成为了这个古郡的主要居民。而该县在东经113.5-114度、北纬24.5至26度间的位置,注定了其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成就了其“粤北粮仓”之声誉。然而,又因其居于岭南交通要冲的关口,给其带来了兵匪贼盗之患。为此,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不得不建起了这种“古堡”式的“围楼”,每遇兵匪贼盗侵扰,居民们便迅速躲进“围楼”自保,时间短则几天,长则数月。所以在当地便形成了“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现象。据考证,该县境内历史上建造的“围楼”有500多座。

  在始兴县,“围楼”被人们赋予了“长居久安”的文化内涵,许多“围楼”的命名都打上了这样的烙印,如“安靖楼”“永安楼”“永兴围”等,祈求的是“族泰围安”。事实上,这些“围楼”也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起了保护的作用。据民国十五年的《始兴县志》记载,从清道光8年至30年,该县就有多起“匪党”扰害村乡事件,人数多时达数千人。咸丰年间,更是兵匪横行,他们打家劫舍,焚墟场、攻“围楼”,搞得人心惶惶,是“围楼”给了居民暂时的安全。

  近代历史上,始兴“围楼”也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据该县研究人员介绍,在该县城西5公里的沈所镇,相隔不远有两座“围楼”,一座是位于沈北村的“红围”,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围高5层,砖石木结构,墙厚1米多,建于清道光年间。1940年春夏,中共广东省委机关秘密迁入该“围楼”内办公,指挥广东的抗日斗争,使该“围楼”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指挥所。1942年5月,因叛徒出卖,省委遭到破坏。1945年2月,始兴沦陷,日军侵入沈北村和“红围”后,大肆奸淫掠夺,并纵火焚烧围楼,大火烧了三日三夜,直到围内没有任何物品残存。2008年起,省、市、县正式筹划重修“红围”。另一座是外营村的“外营围”,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高5层,墙厚1.2米,建于民国初年。1945年8月1日,国民党一个团和县伪自卫大队千余人突然包围抗日根据地外营村,妄图消灭在这里的抗日风度大队和外营村游击队。为掩护部队撤退和全村老百姓转移,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激战。由于敌强我弱,游击队30多名战士掩护百余名尚未冲出敌人包围圈的村民退入了“围楼”,并以此为据点拖住敌人,坚持战斗几个昼夜,使敌人受到沉重打击,确保了游击队主力安全转移。后因敌人挖地道炸开墙洞,“围楼”被攻破,112名战士和群众英勇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外营村更名“八一村”。

  到粤北第一古郡看“古堡”,拂去“围楼”的尘埃,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饱经沧桑的围墙和碉楼,更看到了通过“围楼”反映出的中华民族崇尚善美、和睦共处、同心御敌的精神——愿古郡的“围楼”文化长存。

QQ截图20191218095852.png
VOL.2/2019
QQ截图20191218093517.png
VOL.1/2019
1.png
VOL.4/2018
1.png
VOL.3/2018
VOL.2/2018
VOL.2/2018
1.png
VOL.1/2018
VOL.4/2017
VOL.4/2017
VOL.3/2017
VOL.3/2017
VOL.2/2017
VOL.2/2017
VOL.1/2017
VOL.1/2017
VOL.1/2014
VOL.1/2014
2013_4
VOL.4/2013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